最近,一篇题为《重磅!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的文章在网上疯传。文章介绍一项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只要打一针,就能让患者全身癌细胞完全消失,治愈率高达97%。文章还就此得出结论:人类即将彻底击败癌症。乍一看,这是一条令癌症患者及其家属,乃至全人类都振奋的好消息。
网传文章截图
但是,我们不得不泼一下冷水!经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核实,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确实有这项研究,但目前该药物仅在小鼠身上有一些效果,对人类癌症患者是否有效,能治疗多少种癌症,都还是未知数。
记者查证发现,这个研究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Ronald Levy博士牵头,其实验结果于2018年1月底发表在美国知名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其研究成果是,一种癌症疗法在小鼠身上取得了“97%的治愈率”。
这项成果一经公开,就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不少媒体都对此进行报道。今年3月29日,美国一家名为“Live Science”的科普网站以《A Cancer ‘Vaccine’ Cured 97% of Tumors in Mice. What's That Mean for People?(一种癌症“疫苗”治愈了老鼠身上97%的肿瘤,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为题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文章也被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媒体转载。
科普网站截图
仔细比对一下美国科普网站的文章标题《一种癌症“疫苗”治愈了老鼠身上97%的肿瘤,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和部分国内自媒体的文章标题《重磅!美国癌症疫苗研发成功,彻底根治率达97%!》,就能揭开“标题党”们博眼球的一些伎俩——
第一,国外文章标题的“疫苗(vaccine)”是打了引号的,而国内文章标题则直接表述为疫苗。美国科普网站的文章明确指出,严格意义上,这项新成果并不是一种疫苗。
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协会(ASCO)的报告,这里的“癌症疫苗”指代一种治疗方法,用于预防癌症的复发,破坏体内的癌细胞。研究人员也解释说,这套疗法的一些步骤类似疫苗注射,以刺激体内的免疫细胞T细胞,诱使它们攻击癌症细胞。说白了,使用“疫苗”这一带有引号的表述方式,是便于普通读者的理解。
第二,国外文章标题明确指出,“疫苗”用在了老鼠身上,而国内文章标题则模糊了这一重要细节。
这项成果属于“I期研究”,即它只测试治疗的安全性,而不涉及有效性。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将对这种疗法进行人体试验”的消息令人兴奋,但在动物试验中取得好结果并不意味着在人类身上也如此。说得通俗些,科学家们本来只是想看看,这药对小白鼠们是否安全,但实验结果确实给了科学家们一些惊喜。需要明确的是,从一开始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再到临床应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部分自媒体模糊“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有偷换概念之嫌。
第三,国外文章标题中的“治愈了老鼠身上97%的肿瘤”,可能治疗效果仅是某几种癌症,而国内文章标题所述的“根治率达97%”,适应症的涵盖面要远大于原标题的范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这项研究成果让科学家们看到,利用这种“癌症疫苗”可以破坏小鼠体内已扩散的肿瘤,而且这一疗法在很多情况下也能预防未来肿瘤的出现。至于,科研成果什么时候可以用在人体身上,安不安全,对人是否有副作用,疗效如何,能治疗多少种癌症,这些统统都是未知数。根据《科技日报》报道,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能治愈老鼠身上的很多癌症,但这不能说明什么。举个例子,目前有一种癌症疗法试验的对象是针对淋巴肿瘤,但无论该疗法实验的结果是好是坏,都需要再过几年才能弄清楚其是否适用于乳腺癌、结肠癌等其他癌症。因此,网文中所谓的“根治率达97%”的一刀切说法实在太夸张。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成果仅代表小鼠实验结果的阳性率,并且该研究正在动物(小鼠)试验阶段,并不能与人体的临床治疗率相提并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旗下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也发文指出,肿瘤药物的研发和上市需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临床I—IV期试验的评估和验证。“科普中国”还指出,还有个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就是,“动物实验表现好的抗癌药物大多在后期试验过程中遇到问题而淘汰出局”。
上海辟谣平台提醒,科学研究不应被过度解读或错误解读,科研成果也不该成为某些自媒体博取眼球的素材。当然,我们也应该怀着宽容与耐心,等待新科技彻底治愈癌症的那一天。
(本文由祖北辰协助校对)
- 马桶放洁厕块会致癌?实为旧谣新传
- 星巴克咖啡竟含致癌物质?真相来了!
- 五岁女童肝癌晚期,全因爱吃零食?这条谣言原来是这么来的
- 粉碎谣言:“滴血验癌”与“艾滋病马赛克疫苗”
- 塑料紫菜、一滴血测癌症、多吃主食死得快、低钠盐会送命……这些谣言你信了多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