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习惯于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时候,也容易被假象迷惑,尤其是各类健康信息。2017年,网上各类健康谣言不断,有些谣言让人恐慌,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更有大部分曾牢牢占据了我们朋友圈。
记者梳理了一下网上各类谣言,总结了今年议论度较高的十大健康谣言,希望读者以后在遇到此类谣言时,能够擦亮双眼,多求证,切勿偏听偏信。
谣言一:市面上的紫菜是塑料做的?
内容:年初网上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女士从一包买来的“紫菜”中取出几块泡在水里,说闻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开,吃的时候嚼不碎,判断是废旧的黑塑料袋做的。
真相:紫菜产业专家表示,紫菜本身就很有韧性,有的比塑料袋还好。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紫菜和塑料进行了鉴别,认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都是干紫菜,烘烤制作干紫菜要经过200℃至300℃的高温,塑料不可能承受这种高温。另外,紫菜富含蛋白质,烧过有烧焦蛋白质气味,明显不同于塑料袋。
谣言二:得癌症是因为运气差?
内容:3月24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称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有三分之二是随机的。随后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以“大多数癌症发生因运气不好”为题或类似题目进行报道,给普通民众带来极大的困惑。
真相:研究小组对基因突变原因进行了分析,将29%的基因突变归因于环境因素,5%归因于遗传因素,而将剩余的66%归因于细胞分裂时发生的基因随机突变,也就是很多媒体所称的“坏运气(Bad luck)”。该文引发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争论,实际上,由于关于癌症的数据仍不完善,机理研究还有待深入,因此目前很难下定论,到底是环境因素是主因,还是随机突变是主因。
另一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30%-50%的癌症是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加以避免的,例如英国癌症研究会认为,42%的癌症可以预防。《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指出,引发人们患癌的90%的外源性风险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包括吸烟、环境污染、导致肥胖的饮食等。同时,约有30%的癌症源自五种主要行为和饮食危险因素,即高体重指数、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低、缺乏运动、吸烟及饮酒。肥胖、缺乏锻炼、摄入过量酒精均是癌症发病的风险因素。如果注意这些小节,3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谣言三:肉松类食品的肉松是棉花做的?
内容:5月,不少人的朋友圈中流传着一段视频,这次指向一种火遍全国的食物——肉松。视频中,一名男子将肉松饼内馅洗净后,不停地在水中揉搓,称里面的絮状物为“棉花”。随后,他将絮状物点燃,称闻到了“棉花味”。
真相: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关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社微信公号“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刊文称: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此外,视频中使用的“火烧”鉴别法也不靠谱。肉松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可燃物,所以被点燃是正常的,还会有一种焦糊味。棉花也可以点燃,但不会有焦糊味。
谣言四:低钠盐就是送命盐?
内容:起因是因为这样一条朋友圈: “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追问病史,许多人都是用低钠盐,因为低钠盐比普通盐贵,认为贵的就是好的。肾脏医生天天讲,就买最便宜的雪花盐,不能买低钠盐,低钠盐就是高钾盐,是送命盐……”
真相:所谓低钠盐,是根据低钠饮食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有益而开发出来的,跟普通盐相比,低钠盐中10%~35% 的钠被钾代替了。低钠盐在降低钠含量的同时,提高了钾的含量,有助于人体钠钾平衡,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正常人群来说是一种更健康的盐。只有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才不适合吃低钠盐。例如,低钠盐中钾含量更高,因而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利。
一般老百姓根本无需担心钾的摄入,肾功能正常的人若钾进的多、排的就多,人体有自我调节机制,多余的钾从尿和粪便中排除。而且低钠饮食对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等慢性病是有益的,低钠饮食也是健康饮食的要求之一,与国家卫计委的推荐一致。
谣言五:桃子西瓜同食有剧毒?
内容:一篇朋友圈把西瓜和桃子连在一起,指出:桃子和西瓜千万不能一起吃,会产生剧毒马上丧命,请将这个科普知识转发给身边的人。看到这样的标题和内容,大多数吃瓜群众是不敢以西瓜和桃“试命”的,毕竟性命攸关,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真相: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物营养评价室副研究员徐维盛指出,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数据显示,桃子和西瓜在营养成分上没有很大的差别,都富含水分,只不过桃子的含糖量更高一些,而西瓜鲜红的颜色含的胡萝卜素更多一些,二者同食并不会产生所谓的食物相克。
类似的谣言还有“吃完榴莲喝牛奶会致死”,假如属实,那么市面上为何还有榴莲冰淇淋、榴莲蛋糕等食品呢?
谣言六:无酱油代码的酱油会致癌?
内容:“酱油致癌”的消息在网上被热议。消息称,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的粮食酿造酱油有国家标准代码 GB18186,没有的是化学黑焦糖勾兑,食用后会使人患上肝癌。
真相:据新华网消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标准管理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他们从未发布过与网传消息相似的公告或新闻。“GB18186”代码表示什么?实际上该代码是一项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进口酱油并不会使用这个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酱油会标注商业行业标准或者是企业标准代码,但他们都是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谣言七: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
内容:一篇名为《请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炉》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文章指出,微波炉加热会让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人体不能识别的新分子,这些奇怪的新分子具有毒性,甚至可能致癌。
真相:因为微波是一种辐射,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它会致癌。事实上,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和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微波的频率高于电波,低于红外线和可见光。处于这一频率波段的电磁波是不会致癌的。
微波炉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食物本身并未发生化学变化,不会产生致癌物。质量合格的微波炉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反复实验,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通过其加热的食品带来危害。
谣言八:多吃主食死得快?
起因:今年9月,一些媒体进行了关于“柳叶刀PURE研究冲击膳食指南”的报道,提出《柳叶刀》所刊载论文得出了:多吃脂肪,死亡率低;多摄取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风险等结论,这与我国膳食指南内容相悖,冲击了普遍认为的健康的饮食方式。
真相: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表示,这些文章一是片面性,二是绝对化,根本没有剖析研究本身的明显局限性,不符实际地夸大了研究结果。
据了解,该论文数据样本来自18个国家的13.5万名受访者,跟踪了7.4年。这18个国家侧重于中东、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包括中国),81%的受访者只有小学和中学文化水平;82%的受访者是中等和重体力劳动者,却少有涉及全世界最富裕的地区。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许世卫说,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具体地指导膳食的规则,不能单凭一个或者几个实验的结论规划设计出来,应在丰富的饮食结构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
谣言九:一滴血就能测癌
内容:有媒体报道了清华大学罗永章教授团队关于“肿瘤标志物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研究成果,随后国内不少主流媒体跟进,以“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进行报道,并称之为“一滴血可测癌症”。
真相:事实上早在2013年,罗永章教授已经在一次采访中辟谣过,“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一说法很不准确,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监测肿瘤”。
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说,癌症的临床诊断,目前不能脱离B超或CT检查、病理等传统诊断,仅靠血液测试来判断是否患癌症太过草率。他强调,现在全球公认的癌症诊断金标准还是病理学检测依据,无论什么指标,目前都不能代替病理学诊断。作为普通市民,要做的是坚持定期体检,这依然是早期发现肿瘤的最佳办法。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肿瘤筛查。
谣言十:朋友圈热传“急救贴心提示”?
内容:每年冬天,关于心梗急救的谣言就要传一波,今年也不例外。朋友圈最常见的心梗急救传言如此表示:“50岁以上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 剧烈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立刻口含十粒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300mg)嚼服!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
真相:如果胸痛的确是由冠心病引起的,那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这类中成药基本上是没有用的。硝酸甘油虽然对冠心病有效,但如果是严重的心肌梗死,口服硝酸甘油会加剧低血压状态,反而雪上加霜。而阿司匹林300mg嚼服对于冠心病或急性肺栓塞有效,但对于主动脉夹层引起的胸痛,反而是种禁忌,严重时可以致命。另外,相比较平卧,坚持坐着更加消耗体力,会使得心脏耗氧量增加,加剧病情。
胸痛到底是冠心病还是主动脉夹层甚至其他原因造成的,即便是专业医生也需要借助医学影像等检查手段,贸然服药并非上策,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拨打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清楚说明自己的位置、症状、联系方式,并保持通讯顺畅,也不要抱着“孩子很忙,等他们回来再说”的想法。
- 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是微信谣言重灾区
- 连云港小伙为“吸粉”故意捏造谣言博眼球 结果被刑拘
- 从证伪马航MH370谣言,到“拯救爸妈朋友圈”……他们与谣言展开风车大战!
- 食药监部门发布水果谣言背后真相
- 丹阳一男子赌博输了600万致父母上吊?警方辟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