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多所高校紧急辟谣,请停止转发!又有骗局瞄准大学生…
2018-11-28 14:15:57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江小来

  “送你XX大学纪念U盘,用它留住你的四年时光”你朋友圈是不是也被这样的消息刷屏?小心!多所大学发布声明辟谣,真相是……

  近日,一则推文

  《送你广西大学纪念U盘,

  用它留住你的四年西大时光!》

  在朋友圈高频转发。

  但广西大学官方却发声提醒,

  活动并非官方筹办,

  同学们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这究竟是咋回事?

  高校紧急辟谣:停止转发“集赞送U盘”

2.jpg

  双十一期间,一则“送广西大学U盘”的推文称,要领取这枚纪念U盘,只需回复数字“1”即可。但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同学却发现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需扫描推文后的二维码,关注一个公众号,接着公众号提示,回复数字“1”即可领取。

3.jpg

4.png

  没想到,输入数字“1”以后,又跳出了新“要求”:集赞、截图、回复数字“2”才可领取。

5.jpg

  但当再次输入数字“2”时,公众号会告知,工作人员将选取100位幸运儿,送出西大纪念U盘,但要再次扫描二维码,添加一位客服……

  看到这连环操作,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假的啊……

6.jpg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发到朋友圈,点赞的人也不少……

7.jpg

  对此11月11日晚,广西大学官方微信迅速辟谣表示,目前,该校没有任何部门及媒体组织筹办“集赞送U盘”的活动,请大家切勿上当受骗,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8.jpg

  营销骗局批量“复制”,多所高校辟谣!

  近日,河北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等多地高校已针对此活动进行辟谣,所谓的“高校集赞送U盘”疑为营销骗局。

  11月10日,河北大学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官方辟谣!“集赞送河大U盘活动”实为骗局!》,文中表示:“近日,网络上出现了打着‘留住在河大的四年青春’旗号集赞送U盘的活动,现经过核实,没有这种操作。经试验,该活动没有集满8个赞,结果仍能通过。我校师生也在识破骗局后积极辟谣,以防更多网友上当受骗。该活动已被成功举报,希望师生们小心甄别网络骗局,谨防上当。”

9.jpg

  11月3日,“@天津大学”官方微博也发布提醒称:该活动并非学校举办的官方活动,图中所用天大校徽、部分照片未经学校授权,所谓送U盘也只是商家营销手段,类似营销行为在其他高校也陆续出现。

10.jpg

  有媒体搜索发现,短短几天,网上出现了大量打着大学官方旗号进行此类活动的网帖,涉及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天津大学等数十所高校。

11.jpg

  这一活动真的靠谱吗?记者浏览了多篇网帖发现,这类文章所使用的照片、文字几乎都是同一个模板,定制的“U盘”样式也一模一样,不同的仅仅是U盘上的校名及校徽样式。此外,发布此类文章的账号主体,注册均为个人,并非官方认证账号,且大多账号此前发布历史消息界面显示空白。显然,“集赞送U盘”活动是有人冒充大学官方发布的。

  还有不少参加过活动的网友,发帖揭露“送XX学校U盘”活动其实是一个骗局,一些公众号后续会以寄送U盘为由骗取运费,还会主动要求参与者添加某微商账号为好友。

12.jpg

13.jpg

  网友发帖截图

  辟谣君提醒,对于那些利用网友母校情结试图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网络活动,要提高警惕,千万别中了营销号的圈套。

  营销信息批量复制传播并非首次,或影响高校声誉形象

  有校内老师认为,骗子利用大学生单纯的母校情怀,假借大学之名在朋友圈招摇撞骗。这类活动出现在校园里,一是因为大学生未进入社会,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另一个是因为学生基数不小,行骗成功的几率相对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针对高校学生的虚假营销推广活动并非首次了,还记得之前疯传的高校锦鲤吗?

14.png

15.jpg

  同一组营销文案,换个账号、改个校名、换张图就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有的甚至冒充、或者“擦边”高校官方账号,骗取大学生信任。

  类似的营销信息不仅盗用高校校名校徽,同时对高校声誉和形象也产生不了影响,广西大学校团委也通过微信发声表示:

  校名、校徽为西大所有,是西大无形资产之一。未经允许擅自使用校名、校徽的举动不仅有可能造成西大经济损失,更有可能损害西大形象和名誉。西大学子要建立起自觉维护学校形象、名誉的主人翁意识,自觉从我做起,拒绝转发该推送,尽量杜绝类似的事件发生。

  而从媒体报道及网友披露来看,此类账号主要目的轻则收集个人信息借此涨粉,有的则诱导关注小程序、下载APP借以推广其它营销信息,还有的直接以寄送礼品为由骗取运费。

  重要提醒:

  1.对于转发集赞即赠奖品以及抽奖中奖类的推文,要仔细核实公众号的官方性与历史信息,当无法确定信息真假时,可询问参加过的人员。

  2.获取个人隐私信息的网络活动,要提高警惕,千万别中了营销号的圈套。

  3.参与赠送奖品类的活动,一旦被要求支付其他费用(运费等费用)或者填写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不要填写自己的重要信息!切勿因一时贪图小利,造成自身财产、个人信息及人身安全的损失。

相关阅读
  • 足协辟谣:“国家集训队参加2019赛季中超联赛”的消息不实
  • 2018年新农合费用正在退费?旧谣言卷土重来!
  • 辟谣路漫漫,监管部门电商平台不应缺位
  • “贡面有胶”造谣者被依法拘留13天 千年美食常山贡面终证清白!
  • 辟谣丨“地震云”并不存在!朋友圈里的这则谣言不要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8857556
多所高校紧急辟谣,请停止转发!又有骗局瞄准大学生…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人民网
2018-11-28 14:15:57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