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早上7时57分,台湾海峡(北纬23.28度,东经118.60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早上,不少杭州市民也感觉到了明显的震感!
朋友圈里,大家被“震感”刷了屏!
刚才,你也感觉到震感吗?
让你失望了
地震云并不存在
早上台湾海峡地震发生后,朋友圈里,就有人把它和前两天媒体报道的“美丽晚霞”挂上了钩!
他是这么说的:
在这里,小编很负责任的说一句:让你失望了,地震云并不存在!
每到地震后,总有人跳出来称事前有地震云的先兆,中国气象科普网也曾做过科普:地震云并不存在,也没有什么云能预报地震。
去年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后,又有人认为,地震云是地震发生的先兆,对此,四川省地震局研究院的专家朱航也进行了辟谣:“地震云其实是一个来自民间的提法,在专业领域是没有这个说法的。目前国际上也有学者开展这项研究,不过研究还比较表面。”
“据我了解,不管是西方、还是日本、中国,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伪科学,不可信。因为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去支撑‘云可以预测地震’这个说法。”朱航指出,不只是云,地壳运动和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也是没有关联的。
同时,在果壳网上,小编看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李汀@大脸撑在小胸也曾从气象学角度对“地震云”进行了解释。
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一些“怪异”的云称作为地震云,但到底什么样算是怪异,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江西婺源波状层积云
2010年1月7日潍坊,也说有地震云,这还是波状层积云。
潍坊波状层积云
去年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
长春透光高积云
李汀指出,我们常常认为的地震云其实不过是各种高积云、层积云、卷云、卷积云,如果经常抬头看云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了。
比如,7月28日长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云”,其实是透光高积云。2016年2月17日下午,江西婺源出现的这种云,被说成是地震云,引起一阵恐慌,但这实际上是波状层积云。
既然只是普通的云,为何在地震带来之前它总是能精确的出现呢?比如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的前3天,在山东临沂出现“绳纹状的地震云”;中国四川雅安地震的一周前,杭州上空出现“地震云”;2008年6月1号巴士海峡地震前一天,合肥出现“地震云”……
因为这些例子,很多人开始对地震云将信将疑。而李汀则表示,通过观察后,发现命中率高是因为“精度太粗犷”。
“先贴一张’怪异’的云出来,宣布为地震云。之后,在短则几天、长到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全球任何一个地方地震了,都算’命中’。”
但事实上地震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地震每天都在发生。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就光算≥5级的破坏性地震,全球每年发生1000次,差不多每天都得发生两三次。”
那为什么几乎每次地震大家都看到了地震云?
李汀认为,“地震云理论”能在民间收获信任,是源于大众的心理需求。”当人们遭遇诸如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后,往往会反复回忆起事件发生前的各种细节,并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节是“罕见和异常”的。
其实这些“罕见和异常”经常发生,只不过平时人们不会去特意观察和记忆罢了。这被称为心理聚焦效应。”
朱航也表示,本来这种气象现象就很常见,所以在地震时出现也不足为怪,只是既定的说法形成后,大家就很容易把这种云和地震联系起来。
“事实上并非每次地震发生时都发生了所谓’地震云’的现象,也并非每次所谓“地震云”出现后,都会伴有地震的发生。即便有’地震云’伴随地震发生,这种气象现象也并不能明确代表地震将要发生。”朱航指出。
更不能像部分网友所想给工作人员指出地震发生地的方向,反而有大量事实证明,地震云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并无科学依据。
总之,关于地震云的一切都是不科学的。不信谣不传谣!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