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正文
警惕 | 动动手指 月入过万?转发微信 小心入坑!
2018-12-05 10:29:06  来源: 广州日报 吴多  编辑: 贾晓雯

  时下,微信推广成为商家心目中高效精准的营销方式,流量变现被信奉为不二法则,在这种生态下,“分享微信文章赚钱”平台悄然兴起。零成本挣钱的新门道、广告分包的新模式?谣言制造机、涉嫌传销?近日,记者对分享微信文章赚钱平台展开调查。

  记者在一款网赚类APP点开“转发赚钱”进入美文列表页面,尝试将一篇“冬季是胃病多发期,胃寒患者冬天这些东西要尽量避一避”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短短几秒有6次点击,按照0.2元一次点击的价格算,除了1元注册奖励外瞬间进账1.2元,赚到5元即可填写支付宝账号提现。

1.jpg

  虚假内容

  但记者发现,美文列表内的文章多存在夸大或虚假内容:如《公认的八大“碱性食物”,不管男人女人深秋多吃点越吃越年轻》仍在传播“酸碱体质”的错误理论;《一瓣大蒜胜过百副药,专治颈椎病、富贵包,治十个好十个,快收藏》标题夸张内容虚假;《医生辟谣:软化血管的偏方只有这几个是真的》则是为了宣传一款罗布麻茶。这些存在明显错误或故意引导的文章却跻身阅读榜的前列。

2.jpg

  微信回应

  记者联系到微信团队的相关工作人员张斌,他表示,由于网赚类APP本身含有诱导分享性质,用户发现相关链接可进行投诉,经用户投诉并核实后,官方会依照规则对违规链接进行处理。“没有一劳永逸的技术可以在海量的信息自动识别谣言,解决这个问题。”张斌表示,对于谣言信息,微信通过公众平台辟谣中心、“微信辟谣助手”等多个系统工具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微信安全中心、谣言过滤器、腾讯安全观等官方公众号,定期展示朋友圈热度谣言。据了解,截至11月,2018年微信公众平台已辟谣10.5万篇文章,删除公众号谣言文章近10521篇,并处理105个严重违规的公众账号。

  律师说法

  如平台发布虚假广告是否要追责?依据2016年出台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这些平台及其用户是互联网广告发布者,应当对广告的内容和真实性进行审核,否则对虚假广告造成的损失要承担连带责任。“用户作为转发者,没有义务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除非其明知内容为虚假广告,否则偶尔转发不需担责,但帮助平台大量转发文章,实际上也是在帮虚假广告传播,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连带法律责任。”有律师这样认为。

  提醒

  1.警惕收取押金的平台,先交钱再挣钱的风险是极大的,甚至可能被电信诈骗。

  2.有些平台在收集大量用户个人资料、账户信息后,会不会对此进行售卖?用户在个人信息安全上要提高警惕。

  3.注意鉴别朋友圈转发的推广文章。莫轻信来源、出处不明的文章、信息和“专家”说法等。

相关阅读
  • 多地出现的“垃圾桶弃婴可领养”启事是假的
  • 为什么说“钱袋月”是陈年老谣 这几点让它暴露真面目
  • 辟谣!流鼻血时抬高下巴是错误的!现在知道还不算太晚
  • 多所高校紧急辟谣,请停止转发!又有骗局瞄准大学生…
  • 紧急提醒!微信新型骗局:连语音都能“克隆”!已有多人中招…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8912557
警惕 | 动动手指 月入过万?转发微信 小心入坑!
4047
辟谣网
新闻
广州日报
吴多
2018-12-05 10:29:06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