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正文
占谣言的半壁江山!如何识别健康养生类谣言
如何识别健康养生类谣言
2017-12-30 17:03: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 叶嘉妍

  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等主办的互联网安全责任论坛在京召开,发布2017谣言治理报告。报告称,2017年腾讯各平台处理的有效谣言文章中,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文章占比最大。其中,健康养生类话题是谣言重灾区,超过总谣言量的4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提示,健康养生类的谣言往往有自己的特点,据此能够有效识别其中的很大一部分。

  一,提及“致癌”的要警惕!

  据统计,有近三分之一的健康养生类谣言都提到了癌症,“致癌”成为谣言文章中最常见“热词”吸引流量做营销。“榴莲和牛奶同吃会中毒”“80%得癌症原因是因为喝放在车里的矿泉水”“手术或放化疗会加速癌细胞扩散”等编造或夸大健康危害的谣言最易使人中招。

  二,某食物万能?不要信!

  标题举例:“冬天,这种一定要多吃,保你不得病”、“难怪北方比南方高血压高,原来是因为它”等。除了母乳对于4~6个月的婴儿,没有哪一种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以营养膳食指南一直在强调多样化、均衡的饮食观。如果一篇帖子将某种食物说成包治百病,看看即可,不必当真。

  三,考察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如果不从内容本身来看,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甄别消息来源的方法判断可信度。谣言的消息源往往是无医学背景、非正规媒体的“段子手”账号。如果想多了解健康知识,关注一些正规、知名的医疗机构或科普机构的媒体账号,或者公立医院知名医生的文章、视频科普等,都是能够有效满足日常需求的。


相关阅读
  • 塑料紫菜、一滴血测癌症、多吃主食死得快、低钠盐会送命……这些谣言你信了多少
  • 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是微信谣言重灾区
  • 连云港小伙为“吸粉”故意捏造谣言博眼球 结果被刑拘
  • 从证伪马航MH370谣言,到“拯救爸妈朋友圈”……他们与谣言展开风车大战!
  • 食药监部门发布水果谣言背后真相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