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深度调查 正文
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是微信谣言重灾区
2017-12-29 14:47:46  来源: 新华网 记者 韩元佳  编辑: 江小来

  “榴莲和牛奶一起吃会咖啡因中毒”、“空心菜是毒中之王”、“低钠盐就是送命盐”、“一滴血就能测癌”……这些耸人听闻或是言之凿凿的结论,其实都是谣言。昨天,腾讯公司联合中山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发布了《2017谣言治理报告》,显示全年拦截谣言超5亿次,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的谣言文章占比最高。

  在网络阅读碎片化、移动化的今天,谣言极易迅速扩散,并且容易精准地触达特点人群。梳理2017年的谣言不难发现,健康与养生、奇闻趣事、食品安全类文章占比最大。其中,健康与养生类谣言文章的比重高达38.77%,是谣言重灾区。

  在食品安全类谣言中,塑料紫菜、榴莲与牛奶一起吃中毒、塑料假大米占据了榜单前三位。在医疗健康类谣言中,癌症出现的频率最高。社会、科学及其他类谣言则紧跟社会热点话题,发布不实内容,例如“地震云可以预测地震”、“某地飞机喷农药治白蛾,尽量少出门”等等。

  面对谣言,如何识破套路?报告指出,谣言类文章标题往往具有四大套路,即:感叹命令引注意、假借权威增可信、夸张表达来恐吓、煽情路线促转发。造谣主体往往包装成热心又专业的信息分享平台形象,利用“教你”、“知识”、“智慧”和“爆料”等词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包装。通过谣言账号的名称也能作出判断。一般而言,谣言主题通常与其公号的名称类型相契合,利用特定的关注主题如“健康”、“养生”、“生活”和“创业”来传播相关行业的谣言。

  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反谣言机制已经亮剑。腾讯公司微信安全风控中心高级总监金璇在活动现场发布了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的最新成果。金璇介绍称,小程序可以显示最新辟谣内容,提供搜索功能,并能够显示用户最近浏览过的谣言,且提供及时提醒功能。截至2017年12月总用户数达1970余万,日均打开数30余万,总共进行3700余万次提醒。


相关阅读
  • 连云港小伙为“吸粉”故意捏造谣言博眼球 结果被刑拘
  • 从证伪马航MH370谣言,到“拯救爸妈朋友圈”……他们与谣言展开风车大战!
  • 食药监部门发布水果谣言背后真相
  • 丹阳一男子赌博输了600万致父母上吊?警方辟谣
  • 川沙曹路多起分尸案系谣言 警方:切勿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