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专家视角 正文
不接受隐私条款就不能用APP?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应
2017-12-25 15:06:19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邱耀洲  编辑: 江小来

  王胜俊指出,实施实名登记制度,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要改进实名信息采集方式,减少实名信息采集的内容。

  24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网络安全法、加强网络信息保护决定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胜俊代表执法检查组向大会作报告。

  网络安全法是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一部新制定的法律实施不满3个月即启动执法检查,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尚属首次。

  6成受访者遇到过强制收集个人信息“霸王条款”

  王胜俊指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多项制度落实得不理想,根据执法检查中开展的“万人调查报告”,有52.1%的受访者认为,法律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规定执行得不好或者一般;有49.6%受访者曾遇到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现象;有61.2%的人遇到过有关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强制收集、使用用户信息,如果不接受就不能使用该产品或接受服务的“霸王条款”;不少人反映,在发现本人信息被泄露或者被滥用后,举报难、投诉难、立案难现象比较普遍。

  报告还指出,因用户信息泄露引发的“精准诈骗”案件增多,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建议:避免实名登记事项过滥

  根据检查情况,王胜俊指出,检查组建议要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程。通过专门立法,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信息的原则、程序,明确其对收集到的信息的保密和保护义务,不当使用、保护不力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监督检查和评估措施。

  同时,要认真研究用户实名制的范围和方式,坚决避免信息采集主体过多、实名登记事项过滥问题。实施实名登记制度,应当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要改进实名信息采集方式,减少实名信息采集的内容。

相关阅读
  • 早安表情包暗藏钓鱼程序会泄露信息系谣言
  • 辟谣 | 微博可以查访客?运营方:别信
  • 《战狼2》庆功宴发微信红包,分享即可领钱?骗局套路又来了!
  • 花400元就能刷高芝麻信用分?官方回应:后果可能很严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