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和诈骗关系到社会诚信,关系到道德价值,对其进行治理所带来的潜在社会利益,不是简单的经济成本、人力成本所能衡量的。
“杨雷雷的准考证”又丢了。近日来,社交平台上疯传“高考生杨雷雷丢了准考证”的消息,称有人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证件显示考生名为杨雷雷,希望考生本人能联系拾到者所留的手机号码。看到消息,不少好心的网友纷纷转发。然而,“杨雷雷的准考证”在甘肃、陕西、江苏、重庆等地都丢过。显然,这是一个谣言。
据警方分析,该信息所留号码“或为吸费话费”。每到高考季,许多诈骗行为傍上了高考,“杨雷雷的准考证”不过是利用了人们的善心进行了一次恶意的网上传播,不难识破。而许多直接针对高考生的诈骗行为,更是令人防不胜防,如果考生上当,很可能付出惨重代价。据公安部门透露,每年高考季,骗子有多种诈骗途径,比如“高考志愿填报”手机软件内置病毒、伪造虚假查分网址、提前获得录取结果、冒充军校招生、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等。这些诈骗方式,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态,布下陷阱。一旦中招,考生和家长轻则遭受财产损失,重则误了学生就学大事,危害极大。
高考季的诈骗行为和谣言,对社会诚信和道德也会造成严重冲击。在社会诚信上,造成了“还有什么是真的”这样的疑问。信任危机的产生及其严重化趋势,无疑也将损害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损害诚信社会的建立。而诈骗与谣言对道德观念、行为的影响,则在于原本抱着善良之心顺手转发谣言、诈骗信息的“手贱者”成为被嘲笑的对象,善心变成了“转发有害信息”的“帮凶”行为,撕裂了正常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正常的价值判断。
谣言及诈骗信息危害如此之大,绝不能将其视为高考季可供谈资的“花絮”,任其泛滥,而是要建立起足够管用的防范管理体系,从个体的自我防范,到相关机构的技术支持和管理部门的严厉打击,一个都不能少。
家长、考生应当对相关信息进行理性判断,对信息的来源、传播的途径、信息内容的完整度等有一个综合了解,对有兴趣的信息内容进行核实,特别是要向正规机构寻求帮助,避免因轻信而上当受骗。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广大家长和考生千万不能因为求学心切,而相信什么“走后门”“拉关系”有效果。往年诸多案例表明,骗子们常用的伎俩,就是利用受骗者迷信所谓“关系”的心理,吹嘘自己有“关系”“门路”,从而一步步将受骗者带入陷阱。所以说,树立正常的竞争心态,摒弃投机心理,这是考生和家长应有的平常心。而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作为,在高考季做好防诈骗的宣传教育工作;媒体也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多开展相关报道,揭露诈骗手法,给广大家长和考生打好“预防针”。
对谣言和诈骗信息进行治理,关键还在于电信、网管、教育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真正拿出治理的决心和措施。许多简单的谣言和诈骗之所以得逞,并非骗子有多高明,而是治理不到位所致。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虽然网上谣言和诈骗信息危害日久,但鲜有被查处惩治的典型案例。然而,谣言和诈骗关系到社会诚信,关系到道德价值,对其进行治理所带来的潜在社会利益,不是简单的经济成本、人力成本所能衡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管好“杨雷雷的准考证”绝非小事,我们应当让善心不会因为怕受骗而止步,让人心不因“遍地骗局”而受到侵蚀。防止考生及家长上当受骗,管好“杨雷雷的准考证”,在每个高考季都显得非常重要。(作者廖德凯,系媒体评论员)
- 苏州某小区现杀人分尸案? 谣言描述如同亲眼所见
- 今年换作杨雷雷 “准考证谣言”为何每年都在传?
- 聚划算、天猫邀请进群秒杀? 官方郑重辟谣:假的!
- 猪肉里有杀不死的“钩虫”?专家辟谣:那是个血管
- “飞机撒药治白蛾”刷爆朋友圈!真相是什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