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别让食品谣言毁了“整锅汤”
2019-08-13 10:30:14  来源: 经济日报 吉蕾蕾  编辑: 白璐

  十几元一只的烤鸭是激素鸭、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可乐能把整条鱼“溶解”、醋蛋液包治百病……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健康提示”,时不时就会出现在亲友群、朋友圈里,给不少消费者造成困扰。而只有让科学、理性、真实、权威的声音,跑赢伪科学占领朋友圈的速度,才能有效减弱、遏制食品谣言的传播和危害。

微信图片_20190813102735.jpg

  在我国,每天有243万家餐厅开门营业,13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开工运转,价值310亿元的食品上架销售。食品安全谣言问题已然不仅是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对食品企业、行业带来的危害更不可小觑。前两年福建发生“塑料紫菜”谣言,就给整个紫菜加工行业造成了近亿元损失。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食品安全领域天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常常抱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另一方面,有关部门、经营主体和科学家的反应回击谣言速度也没能跟上信息社会步伐。更为夸张的是,随着短视频传播的兴起,食品安全谣言出现了方式视觉化、传播路径社交化等很多新特点。一些食品谣言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视频形式传播,比文字谣言更具蛊惑力。

微信图片_20190813102758.jpg

  值得肯定的是,这几年,相关部门大力开展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要破解食品安全谣言,仍需多方协同发力,形成社会共治。
  首先,应该加强食品安全领域正面信息传播,积极披露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监管信息和可靠信息。同时,通过搭建媒体平台,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讲力度。

  其次,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网络食品安全谣言监测、筛选、确认以及处置机制,形成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辟谣的闭环系统。

  根据现阶段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特点,在辟谣同时更需要建立常态化的科普辟谣工作机制。食品企业、相关高校、专业机构应建立合作机制,广泛交流信息,通过拍摄科普宣传片、短视频等方式,实现食品安全辟谣内容的多媒体传播,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向公众普及知识,服务好广大消费者。

相关阅读
  • 台风“利奇马”强度渐弱 这些谣言勿传莫信
  • 别再让灾害谣言成为“次生灾害”
  • 给“网络失信”戴上紧箍咒是民心所向
  • 谣言紧跟“利奇马”一路北上,切勿轻信与传播!
  • 全力迎战“利奇马”!这些谣言大家别再传了!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0795978
别让食品谣言毁了“整锅汤”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经济日报
吉蕾蕾
2019-08-13 10:30:14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pyw/pyxw/201908/W0201908133781238024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