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荔枝有毒会致病?看专家解疑释惑
2019-06-21 08:57:14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闫丹丹  编辑: 白璐

  近日,有媒体报道,印度百名儿童疑因吃荔枝死于脑炎。报道中提到,荔枝含有毒素,空腹食用加上高温易引发脑炎。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荔枝从古到今都是备受欢迎的水果,甜美多汁、营养丰富,怎么会突然变成 “毒果”了?荔枝真的会致病吗?

微信图片_20190621085643.jpg

  如今,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为了大家的口福,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邀请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就“荔枝有毒会致病”等网民关心的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1.荔枝到底有没有毒素? 

  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两种“毒素”。它们能够抑制葡萄糖的合成,进而显著的降低血糖,引发急性低血糖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荔枝病”。而“荔枝病”是真实存在的,可致命。

  2.“毒素”存在于荔枝核还是果肉中? 

  两种“毒素”主要存在于荔枝核中,是否咬到核或吃掉核、是否咬果皮或嚼果皮和是否发病之间并没有明显关联。结合人们吃荔枝的一般习惯,有理由相信果肉中也应含有此类物质,只是含量低些。

  3.成熟荔枝与未成熟荔枝哪个“毒素”含量高?

  α-次甲基丙环基甘氨酸(MCPG)和氨基酸次甘氨酸A在没有成熟的荔枝里含量更高,但成熟以后的含量就比较低了。因此,没有熟透的荔枝不宜多食。

  4.荔枝含糖量那么高

  为什么还会引发“低血糖疾病”?

  这是因为此“糖”非彼“糖”。血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而荔枝等水果里的糖分是果糖,果糖需要在人体内进行复杂的转化才能形成葡萄糖,而在其转化过程中,会刺激人体分泌大量的胰岛素,而胰岛素同时会对血液里的葡萄糖起作用,加速葡萄糖的消耗,进而导致血糖含量降低。最终结果就是血液内葡萄糖供给不足,影响了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出现所谓“荔枝病”的症状。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 •

  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尽量不要空腹大量进食荔枝,不吃未成熟的荔枝;老人小孩一次食用不要超过5颗,成人一天不超过10-15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糖的荔枝是绝对要少吃或不吃的。另外,患有扁桃体炎、咽喉炎、便秘的患者应慎食荔枝。万一出现疑似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特约专家:钟凯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相关阅读
  • 吃完香蕉半小时内喝酸奶会激活癌细胞?听听营养科医生怎么说
  • 谣言各个击破!这下可以安心吃小龙虾了
  • 揭开真相:“老赖”子女不能上学?高考710分被拒录?
  • 网红“酸奶粽子”,是真的能消食?真相是……
  • 小龙虾是虫不是虾?吃了得“哈夫病”?这些问题,一次说清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0383500
荔枝有毒会致病?看专家解疑释惑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闫丹丹
2019-06-21 08:57:14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pyw/pyxw/201906/W02019062132232309066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