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谣言各个击破!这下可以安心吃小龙虾了
2019-06-17 10:16:42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等 谢博隆  编辑: 白璐

  不久前,“小龙虾上榜入侵物种名录”以4.8亿的阅读量登上微博热门话题,然而此话题下最热门的竟是一条“你喜欢吃什么口味小龙虾”的投票,参与人数超过16万。很多网友表示:坚决消(chi)灭(guang)入(xiao)侵(long)者(xia)。但也有一些网友听闻小龙虾不卫生,吃小龙虾对人有害,向辟谣平台进行求证。

  为让吃货网友们能安心享用美味的小龙虾,本期“你问我答”就集中击破这些关于小龙虾的谣言。

  谣言一:小龙虾是虫不是虾?

  我们平时食用的小龙虾,也称红色沼泽螯虾或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小龙虾最早生长于北美墨西哥湾,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是如假包换的虾,而非网上谣传的虫。

  谣言二:小龙虾是日本人二战时期为了处理尸体引进中国的?

  小龙虾确实是从日本到中国的。1927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主要用作牛蛙的饲料。1929年前后,小龙虾作为饲料、食物从日本进入中国,最早“登陆”地点在南京附近。而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不存在日本人用小龙虾处理尸体。

  谣言三: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专吃生活垃圾?

  小龙虾耐受性较强,能在污水中生存,但“能”并不代表“喜欢”。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要脱好几次壳,在污水环境中小龙虾活力差、脱壳慢,繁殖难。现在市面上的小龙虾基本为人工养殖,从经济的角度看,养殖户也不会用污水养殖小龙虾。

  谣言四:小龙虾自带寄生虫?

  事实上,很多水生生物都会携带寄生虫,比如市场上常见的河蟹、青虾、贝类、鱼类也都会携带寄生虫。要想真正预防感染寄生虫,高温煮食就可以解决后顾之忧。

  谣言五:外国人不吃小龙虾

  《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小龙虾出口量1.93万吨、出口额达2.17亿美元。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中也介绍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居民在大约两百年前就开始食用小龙虾。此外,美国的很多地方每年也会举行小龙虾节,人们聚集在一起吃小龙虾。

  由此可见,“外国人不吃小龙虾”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谣言六:吃小龙虾会得哈夫病(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

  我国曾发生过因食用小龙虾而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患者,经过调查发现多数患者短时间内食用小龙虾数量明显超出常人水平。其实,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病例。

  因此,只要适量食用规范养殖、完全做熟的小龙虾,患上哈夫病的几率极小。而且,即便患上哈夫病,治疗难度也不算大,一般两到四个星期之后肾脏里的肌红蛋白也会溶解,患者就会恢复正常。

  你有疑问,我来解答!欢迎各位网友关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台微博(@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台)、微信(piyao12377)向我们提问。“你问我答”每周精选网友“高频”提问,集中答疑解惑。想不明白的、有疑惑的......赶紧留言吧 !

相关阅读
  • 揭开真相:“老赖”子女不能上学?高考710分被拒录?
  • 造谣华为内部有间谍者,已被警方依法拘留!
  • 花样翻新“防不胜防” 谣言背后暗藏黑色产业
  • 关注河源洪涝灾害 | 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 与夏日高温一样火热的那些谣言“黑”过你吗?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0351776
谣言各个击破!这下可以安心吃小龙虾了
4248
热点关注
新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综合自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等
谢博隆
2019-06-17 10:16:42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pyw/rdgz/201906/W02019061737000453517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