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谣言 你看穿过几个?
2018-12-29 09:56:32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尚烈  编辑: 白璐

  葡萄干含促干剂会把肠胃烧坏、食物相克说、味精加热后有毒……食品谣言仍是当下网民关注度较高的食品舆情。2018年,以下谣言传播热度较高,笔者加以盘点并揭示真相,再次为消费者提出警醒。

  1. 央视曝光17种“巨毒”食品名单

  2018年1月,某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转】央视及各大卫视曝光17种巨毒食品名单》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真相 经查证,文章中罗列的食品安全信息,实为恶意篡改、编造或是对旧闻翻炒的谣言。

  2. 一少年食用15包辣条后昏迷

  2018年1月,网络报道称,湖南郴州有一名15岁少年购买了15袋辣条,食用后昏迷。医院检查后,该少年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真相 该少年确实被医院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病因是该少年患有糖尿病,辣条只是诱因之一,而且该少年只吃了四五包。

  3. 食物相克说

  “海鲜和柠檬同时吃会中毒”“菠菜和豆腐不能同时吃”“西红柿中的维生素 C能把螃蟹中的有机砷转化为有毒的无机砷,也就是俗称的砒霜”……各种食物相克信息众多。

  真相 2018年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

  4. 星巴克咖啡致癌

  2018年3月,社交平台上有文章发布称“喝星巴克咖啡致癌,是被隐瞒了8年的真相”。

  真相 实际上,传闻中星巴克咖啡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是很多食物在加工过程中都会产生的,而且相比其他食品,咖啡中的丙烯酰胺量算少的。此外,丙烯酰胺在人体中是否致癌以及摄入剂量跟增加的致癌风险有什么关系,尚无科学定论。

  5. 吃小龙虾得“哈夫病”

  2018年7月,一篇名为《小龙虾的致命真相:全世界都不敢吃,中国人却还被蒙在鼓里》的文章在互联网上被迅速、大量转发。文章中列举了多个案例,证明食用小龙虾会引发哈夫病。

  真相 “哈夫病”是一种急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该病与食用小龙虾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6. 味精加热后有毒

  2018年,微信朋友圈热传的文章《这五样菜千万不能放味精,除非你想毒死谁!》称,温度只要超过100摄氏度,味精就会发生变性,不但会失去鲜味,还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人体健康。

  真相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也是鲜味的来源。谷氨酸钠在超过120℃时,容易转变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并不会致癌,只是没有鲜味而已。

  7. 面条洗出“胶”

  8月,微信朋友圈流传起一个网友实拍的“水洗面条”视频,拿面条不停在水中搓洗后,水越来越浑浊,而面条慢慢变成了一块“胶状物体”。

  真相 对于挂面含胶或可燃的谣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在2017年5月份均曾专题辟谣。面条、面片、饺子皮等,在用水洗时,淀粉和水溶性成分就会离开,剩下具有黏性、延伸性且不溶于水的东西,那就是面筋,而面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营养非常丰富。

  8. 食盐添加亚铁氰化钾有剧毒

  8月,有关“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有害”的传言在网络上和微信朋友圈流传开来。这次的传言源于网络上一篇《盐里面加进了亚铁氰》的文章,称一位老教授食用了这种添加了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的食盐后,对他的肾脏造成严重危害。

  真相 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国产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长期食用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

  9. 木耳打药不能吃了

  8月,一条“黑木耳打农药”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一位男子背着打药箱做出给黑木耳打药的动作,并声称黑木耳养殖过程中要打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激素”等。

  真相 视频传开之后,中国食用菌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视频内容进行鉴定,认为“该视频拍摄单位、时间及地点不明,‘摆拍’特征明显,所反映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具有明显的动机不良和恶意抹黑的意图”。

  10. 葡萄干含促干剂会把肠胃烧坏

  10月,网上流传着一段“葡萄浸泡促干剂制作葡萄干”的视频。视频中,果农将一筐筐葡萄浸泡在一种褐色液体中,随后视频画面又拍摄到一只标有“葡萄促干剂”字样的包装袋。视频拍摄者称:“市场上买的葡萄干,不要直接拿出来就吃,里面有促干剂,直接吃会把肠胃都烧坏。”

  真相 葡萄促干剂为无毒、无遗传毒性的食品添加剂,而且在浸泡之后、晾晒之前,果农会对葡萄进行清洗,附着于葡萄表皮的强碱溶液很容易被水洗掉。

相关阅读
  • 广西3名女子因染发中毒?1人当场死亡?真相来了
  • 隔夜水致癌?你被这 10 条饮食谣言坑了多少年
  • 穿秋裤会丧失抗寒基因?这一年你信了多少谣言
  • sk5、bp5、ctc5……这些反复出现的“谣言病毒”你信过吗?
  • 蜂蜜可以永久保存?日常生活中是伪命题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9113921
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谣言 你看穿过几个?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中国消费者报
尚烈
2018-12-29 09:56:32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