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不结块的食盐里加的这种东西会损害肾脏?又是一个老掉牙的“谣盐”!
2018-08-29 15:11:46  来源: 上海辟谣 陈玺撼  编辑: 江小来

  近日,一则有关食盐会导致肾脏受损的传闻“风靡”朋友圈。

  个别自称肾脏"已受到严重伤害"的网友撰文称,罪魁祸首是食盐里添加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并表示自己因长期食用这种食盐,小便呈酱油色,且体检发现肌酐数值过高。

  该网友以“自身经历”为由,怀疑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的必要性,并质问中盐总公司为何一定要在食盐里添加该物质,号召公众要求监管部门“禁止添加”。

  网上相关消息截屏

  记者调查发现,这并非亚铁氰化钾首次遭到质疑,有关该物质“有毒”的说法一直在社会上传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跳出来炒作一次。

  食品安全专家表示,不能因为亚铁氰化钾“姓氰”,就将其和一些高毒性的氰化物混为一谈。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目前暂无有说服力的证据可以论断亚铁氰化钾是高毒性物质,反而,有关其安全性的证明倒有一大堆。


  因为“姓氰”就不能碰?

  8月27日,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发布文章,他认为,有关网友的个人病例有可能是真的,但把“病根”归咎于亚铁氰化钾,不符合科学事实。

  从安全性来说,多项权威研究可以为亚铁氰化钾“保驾护航”。

  先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根据动物试验,亚铁氰化钾口服剂量达到每千克体重25毫克时,动物还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在此基础上,JECFA用了1000的安全系数,把针对人的安全上限,即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设定为0.025毫克/千克体重。

  举个例子,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如果每天吃1.25毫克亚铁氰化钾,可以放心吃一辈子,就算偶尔“超标”,也不用担心。

  如果把亚铁氰化钾的摄入量换算成食盐的摄入量,更便于理解。

  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强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亚铁氰化钾被允许作为抗结剂,添加入盐及代盐制品,添加量的上限为10毫克/千克。假设消费者家中常用的食盐是200克/包,且按照添加量的上限添加了亚铁氰化钾,那么这包食盐里最多只有2毫克亚铁氰化钾。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限定了亚铁氰化钾的使用量为10毫克/千克

  对照上述的ADI,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要解决掉半包以上(0.625包)的这种食盐,才可能因亚铁氰化钾摄入“超标”而有风险。但是,前面也说了,ADI的风险值事先乘以1000的安全系数,这意味着,有些50公斤的成年人可能要吃600多包200克装的食盐,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不相信JECFA?那么再看看素以严谨著称的欧盟,其制定的亚铁氰化钾添加量上限为20毫克/千克——中国标准的2倍,可见,欧盟也很难挑出什么“刺”。至于美国和日本,相关添加量上限分别为13毫克/千克和20毫克/千克,也可谓对其“放心”。

  欧盟在2001年批准亚铁氰酸钾/钠作为抗结剂使用,限量20毫克/千克

  美国在售的一款名为Kosher Salt的食盐, 其中的一种成分是Yellow Prussiate of Soda (anticaking agent),这个成分就是作为抗结剂的亚铁氰化钠

  最后,再看看目前中国消费者正常的食盐摄入水平,一般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6克,最多就10多克,那么亚铁氰化钾的日均摄入量还不到0.2毫克,距离前面说的1.25毫克(这数值本身已经极其保守)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高温下会分解有毒物质?

  眼看“直接吃”这条路被屡屡辟谣,“走不通”了,一些“好事者”就拿高温烹饪做文章,称亚铁氰化钾受热会释放出有毒物质。

  对此,“云无心”指出,亚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说,在其分子中,氰根与亚铁离子紧密结合,很难分解,这就导致亚铁氰化钾在水中和动物体内都不会分解出氰根。因此,亚铁氰化钾跟剧毒的氰化物完全不同,消费者不要因为它“姓氰”就闻之色变。

  据介绍,亚铁氰化钾的热分解需要“达到沸点”,而它的沸点是400℃。在烹饪中,即使是油炸或爆炒,温度也远低于300℃,一般油的烟点在200℃至300℃,远远不足以让亚铁氰化钾分解。

  在实际烹饪中,混合在食物中的盐所遇到的温度会比油温或火焰更低,就更用不着担心它“受热分解”了。打个比方,在烧烤时撒盐。盐是在被烧烤的食物中,食物中有水,当把食物放到烧烤上方,食物将会发生水的蒸发和被火焰加热两个传热过程,食物的温度要达到400℃,首先需要水完全消失和变干,然后碳化。所以,除非把食物烤成了碳还要吃,否则用不着担心它超过了400℃,会使得盐中的亚铁氰化钾分解。


  盯着一种使用是“有内幕”?

  市面上有很多种抗结剂,为何偏要在食盐里用亚铁氰化钾?有些人据此认为“有内幕”。

  “哪有什么内幕?就是性价比高低的问题而已。”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坦言,亚铁氰化钾是国际上使用已久的抗结剂,一方面可以减缓氯化钠的重结晶,一方面会影响水分的吸收,经过长时间验证,质量相对可靠,也形成了稳定的量产,因此性价比要高于许多其他抗结剂。

  记者登录一些化工批发网站,发现亚铁氰化钾的价格普遍不超过40元/千克,而近年来的“后起之秀”——柠檬酸铁铵每千克的价格普遍高出十几二十元。因此,在安全无虞的前提下,食盐厂家出于性价比的考量选择亚铁氰化钾,也不足为奇。

  某网站搜索亚铁氰化钾后的网页截屏

  诚然,也不能因此“迷信”亚铁氰化钾,因为亚铁氰化钾作为抗结剂并非必要的添加成分,因此本着“能不加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的添加剂使用原则,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出台政策,鼓励盐业公司使用更好的抗结剂,或者不使用抗结剂,让百姓有更多的选择权。

相关阅读
  • 9月起没处理的违章全部累积到车主名下?纯属谣言
  • 中国留澳学生喜提5000万澳元彩票大奖?这儿有你还不知道的真相!
  • 喝奶茶会中毒?真相来了
  • 大人孩子上山采蘑菇,被挖肾挖眼?这条恐怖传言又来兴风作浪了!
  • 大理漾濞山体滑坡视频热传 云南网警辟谣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