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网传雪糕二次冷冻会产生毒蛋白 专家辟谣
2016-08-30 19:04:16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 刘睿彻  编辑: 冯一伦

  最近几天,一种关于雪糕冰棒二次冷冻会产生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在网上流传,提醒人们融化后又冻的雪糕不要吃。记者采访江城营养专家,专家称这种说法不科学,临床上也未碰到过“可溶性毒蛋白”中毒的患者。

  省营养协会秘书长、华科大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杨雪峰表示,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有可溶性蛋白,但没有“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通常蛋白本身没有毒。

  蛋白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蛋白发生变质,分解出有害的其他物质,其实并非蛋白本身的危害。如富含蛋白质的鸡蛋、牛奶等变质,分解出硫化物,硫化物对人有害,还有强烈的异味,我们可以闻到臭鸡蛋味,避而远之,不会食用;再是蛋白质会吸引细菌大量繁殖,吃了含有这些有害菌的食物,就很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俗称吃得不干净拉肚子;还有一些人会对蛋白质过敏,这种情况避免吃某些含蛋白的食物,如不喝常规牛奶。

  杨雪峰表示,雪糕融化再冻,最可能影响健康的情况可能是冷藏环境不符合要求,引发了细菌的过量繁殖,这和蛋白并没有关系。她建议,消费者买雪糕、冰激凌时,要看在不在保质期内、包装有没有破损,通常还是选择外形完好的雪糕,避免给细菌繁殖造成可乘之机。一般短暂的解冻,并不会对雪糕有质变的影响。

  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左学志告诉记者,从未碰到过“可溶性毒蛋白”中毒的患者。倒是大量食用生冷食物会造成胃肠道刺激及伤害,入秋之后,更应养胃,建议少吃雪糕冰棍冰激凌之类食物,吃的时候不要太猛,适当放一会,等到口感不是太冰时再下咽。

相关阅读
  • 男子散布谣言被行政拘留
  • "离婚买房与时间赛跑"引爆朋友圈 上海住建委辟谣
  • 辟谣!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无科学依据
  • G20服务员穿旗袍入场?西湖景区公安送饭?官方回应
  • 青少年近视不戴眼镜度数就不会增加?系误传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