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辟谣!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无科学依据
2016-08-30 18:45:45  来源: 北京日报 记者 樊一婧  编辑: 冯一伦

  近日,“99%的人不知道,融化变形后再冻住的雪糕或含可溶性毒蛋白”的消息在网上热传。为此,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辟谣称,从未听过可溶性毒蛋白的说法。就现有科学证据来看,消费者无需担心仅仅发生些微形变、经过二次冰冻的雪糕会产生所谓的毒蛋白。

  最近一段时间,融化后又冻住的雪糕可能有毒的说法在网络迅速转发并引起关注。该报道指出,如果雪糕或冰激凌贮存时达不到所设定的温度要求,就会引起结构变化,甚至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如可溶性毒蛋白、胺类等等。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顾中一专门发文称,在文献数据库中没查到“可溶性毒蛋白”一词。他指出,鱼虾海鲜保存不当发生腐臭就是胺类的味道,有毒的胺类物质是蛋白质腐败过程中产生的,那样的雪糕一般不会吃。而且,正常人类的消化系统是很强大的,绝大多数蛋白质都会被分解为氨基酸,很难通过口服产生特定的生理意义。冷冻是保持蛋白质结构的一种手段,更不会把无毒蛋白质变为有毒。雪糕中的其他成分也是常见和安全的食材和食品添加剂,仅凭温度变化就产生了有毒蛋白纯属杞人忧天。此外,雪糕的冷冻是为了赋型,但冷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保障食物不变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抑制微生物代谢和繁殖。

  顾中一称,他查阅了几十份各大城市对雪糕的致病菌检测结果,检出率几乎都是零,这可能与冰激凌在加工过程中早已经过专门的杀菌环节,产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极低有关。同时提醒道,雪糕销售人员应注意保证冰柜温度在-15℃以下,最好也不要和其他食物混合密集码放。

相关阅读
  • G20服务员穿旗袍入场?西湖景区公安送饭?官方回应
  • 青少年近视不戴眼镜度数就不会增加?系误传
  • 网传兰州七里河路面塌陷 实为东莞工地去年坍塌视频
  • 包头取暖费要降价? 类似谣言已多次出现
  • 网传昆明铁路局招聘高铁工作人员 均为虚假信息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