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专家视角 正文
专家把脉:疫期宅在家,如何不焦虑
2020-02-11 13:28:24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编辑: 周若耶

  浙江辟谣网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消息:疫情发生期间,很多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里。原本想象着宅在家里可以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每天拿手机上网,很过瘾,可是真的长时间待在家里,不能出门,心情却会变得有些焦虑。甚至有些人,担心自己被感染,每天测很多次体温;还有一些人,陷入信息过载的焦虑,每天抱着手机不停地刷疫情的情况,连饭都顾不上吃,可能还会熬夜;也有一些人,每天在网上盯着,一发现有新药的消息,马上出去抢购……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对大量新的信息产生反应,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反应,就可能产生焦虑甚至恐慌的情绪。

  那么,什么是过度反应呢?

  陆林说,比如测体温,每天不要超过两次,上午一次,晚上一次就够了。如果测十几次,就是过度反应。比如了解舆情防控的信息,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要看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不要看非正规渠道的信息,如果不停的看手机,过多的信息就可能会带来压抑、焦虑的情绪,甚至会让人产生恐慌。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医学心理科主任姜荣环告诉我们,一般人群在遇到重大疫情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生理,包括行为上的反应,很多人会有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就会出现各种身体上的反应,比如睡眠不好,再加上休假期间生活作息不规律,可能还会表现出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身体方面可能会有头昏、头晕、心慌、胸闷、憋气的现象,以及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这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有的人可能还会有点咳嗽。这其实是一般人在遇到重大特殊事件时的正常反应,也叫做“正常人对特殊情境的正常反应”。

  很多人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在出现这些反应时,会过分担心,从而加重不良反应,陷入恶性循环。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种反应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疫情慢慢得到控制,也会慢慢减弱和消退。

  那么,宅在家里的朋友们,应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建设,避免陷入焦虑呢?

  姜荣环告诉我们,首先要养成一个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良好的睡眠,因为睡眠不充足,生活不规律,就会导致整个身体状况变糟,情绪也容易紧张。看手机的时间要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要给自己安排一些娱乐、休息、学习的时间,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这也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的情绪。

  其次还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的通讯技术设备,比如电话、短信、微信、视频跟亲朋好友进行交流,互相鼓励支持,

  最后,还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训练,比如通过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等方法,帮助自己消除情绪、症状,保持一个更好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1656464
专家把脉:疫期宅在家,如何不焦虑
4253
专家视角
新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02-11 13:28:24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用快速、准确、全面的真实信息阻止谣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