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专家视角 正文
十年鸡头胜砒霜?专家: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鸡头的营养不及鸡肉
2018-04-16 11:05:57  来源: 金华新闻网   编辑: 江小来

  鸡肉是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食物,也是许多吃货钟情的一样吃食,而鸡头也是鸡身上多个部位中较为受欢迎的一个。麻辣鸡头、烤鸡头、酱香鸡头……只听名字就令人垂涎三尺。

  市民陈阿姨很喜欢吃禽类的头,她觉得禽类的头营养更为丰富,而鸡头就是其中一种。不过最近,陈阿姨却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上面写着“十年鸡头胜砒霜”,即鸡越老其头的毒性越 大。这让陈阿姨很疑惑,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十年鸡头胜砒霜”的典故确实存在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十年鸡头胜砒霜”的典故真实存在。这个典故是这样讲的:北宋时,一个丈夫出海打鱼,十年后才回家,老婆秀姑很开心,炖了一只十年的老母鸡犒劳,没想到丈夫吃了鸡头后,气绝身亡,最后是苏东坡断案,还了秀姑一个清白。

  十年的鸡头为何会胜砒霜呢?

  陈阿姨看到的这篇文章给出的解释是,鸡在啄食中会吃进含有害重金属的物质,这些重金属主要储存于脑组织中,鸡龄越大,储存量就越多,毒性就越强。食用者在享受鸡头美味的同时,也摄入了重金属毒物,如果食用过多,会引起中毒反应。

  记者发现,在此文中,这种说法还被冠上了“据现代医学分析”几个字,大大提升了文章的可信度。

  那么,典故存在,“十年鸡头胜砒霜”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准确呢?

  鸡龄越长,毒素越多的现象不存在

  记者了解到,为了验证“鸡越老,毒性就越大”的说法,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选了来自同一个养殖场、鸡龄分别是2年和6个月的鸡头,以及一只在农村养了一年多的土鸡鸡头,进行汞、铅、砷、铬、镉五大类重金属检测。

  从检测数据上看,6个月的鸡头汞含量为0.000421mg/kg,铅含量为0.19mg/kg,铬含量为0.12 mg/kg;1年的土鸡头汞含量为0.000410mg/kg,铅含量为0.043mg/kg,铬含量为0.058mg/kg;而2 年的鸡头汞含量为0.000330mg/kg,铅含量为0.05mg/kg,铬含量为0.073mg/kg;砷、镉含量,三种鸡头都未检出。

  从这些数据来看,与6个月的鸡头相比,2年鸡头的一些重金属含量反而低一些。农村土鸡和饲养肉鸡相比,差别也微乎其微。

  2005年1月,卫生部发布的国标GB2762-2005,对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作出明确规定。其中,每千克禽畜肉类中,汞限量0.05mg、铅限量0.2mg、砷限量0.05mg、铬限量1mg、镉限量0.5mg ,按照这个标准,三种鸡头的重金属含量都未超标。

  浙江省农科院首席专家、家禽研究室主任卢立志给出的结论是,鸡头重金属的含量极其微小,尤其是汞、砷等指标,可能比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都要低,可以忽略不计,鸡龄越长,毒素越多的现象并不存在。所以,“十年鸡头胜砒霜”的说法站不住脚。

  营养价值不如鸡脯肉

  到了这里,肯定有人会说,我们不是谈十年的鸡吗,怎么只给出了两年的鸡?

  实际上,鸡的寿命只有6到7年,十年的鸡相当于人类寿命的115到133岁,所以,能养到像典故里秀姑炖的那只十年的老母鸡,且拿来食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再加上如今鸡肉消费产出量巨大,鸡的生长周期也变短,就更难吃到十年的鸡了。

  既然“十年鸡头胜砒霜”的说法站不住脚,那么,陈阿姨说的,头比肉更有营养的说法是不是真的呢?

  市中医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范瑾说,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鸡头主要由蛋白质、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构成,虽然营养结构基本相同,但是鸡头小,而且里面骨骼不少,可食用的部分并不多,所以营养价值并不如一般的鸡脯肉。

  麻辣鸡头、烤鸡头、酱香鸡头、卤鸡头……在这些针对鸡头的烹调方式中,哪种烹调方式对鸡头营养的破坏较小呢?

  范瑾说,肉类受烹调方式的影响较小,相较于能不能吃?怎么吃?在购买鸡头的过程中,老板卖给你的鸡头新不新鲜,有没有加入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更为重要。


相关阅读
  • “红豆杉泡水能防癌”系谣言 多食小心中毒
  • 儿医一主任发疱疹性咽峡炎疫情? 别信了年年都传
  • 关节炎冻出来的、螃蟹“注水”增重?小心这些科学谣言
  • 研究人员:产后吃胎盘不仅无益反而有健康风险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