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已至,湖风微寒。
《湘湖·雅韵》2025年演出季落幕,一场场光影视听盛宴,仍在记忆中泛起温暖的涟漪。这场以湘湖为幕、科技为笔、文化为魂的实景演出,不仅点亮了湘湖的夜色,更以其持续迭代的叙事表达,为文旅融合写下生动注脚。2026年,它将带着更加华美的升级版归来,续写光影与湖山的对话。
由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团队倾力打造,《湘湖·雅韵》自2024年6月首演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科技+文化”表达,串联起跨越八千年的文明脉络。从跨湖桥的独木舟影,到良渚的玉琮光华;从吴越争霸的历史烽烟,到亚运精神的时代回响。它不仅是亚运遗产创造性转化的典范,更以持续进化的内容力,重新定义了湘湖的夜间体验,成为湘湖文旅一张闪耀名片。
当暮色浸染湘湖,越王城山隐入天际,湖面却渐次亮起。那不是寻常的灯火,而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明邀约。270°全息影像缓缓铺展,数智人“弄潮儿”踏浪而来,无人机编队在空中舞动,织就“钱江潮涌”的壮阔图景,与岸边那座永恒矗立的亚运主火炬塔遥相呼应。
《湘湖·雅韵》的诞生,是一场精妙的文化嫁接。亚运落幕,圣火虽熄,但“弄潮儿”的精神火种与顶尖演艺科技,亟待一片生长的土壤。而湘湖,这方承载八千年文明却一度“昼热夜冷”的山水,正需要一把唤醒其夜间灵魂的钥匙。
沙晓岚团队的智慧,在于他们不做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进行深度的基因融合。他们以“天为幕、水为台、山为景”的自然格局为舞台基底,让亚运的数字火炬手“弄潮儿”化身为穿越古今的文化向导,让永久保留的主火炬塔从白天的打卡地标,蜕变为夜晚演出的情感支点。这种融入而非植入的理念,让亚运记忆真正在湖山间生根发芽。
为精准还原历史质感,创作团队数度探访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反复推敲独木舟的形制细节;邀请宋韵专家精研脚本,确保每一处市井场景都经得起历史凝视;甚至在激光水幕与湖面波纹的协调性上,历经上百次不同天气下的测试。这份对细节的执着,在首演之夜收获了最动人的回响。当“弄潮儿”挥手唤醒跨湖桥独木舟的全息影像时,台下老萧山人的眼眶湿润了:“这是我们血脉里的故事,终于被讲得如此磅礴又深情。”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2025年3月15日,《湘湖·雅韵》第二季焕新启幕,在保留原有叙事骨架的基础上,通过更震撼的视觉重构与更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五十分钟的演出淬炼成一场直抵心灵的文明对话。
在“梦境·画境”篇章,激光水幕化作拍岸惊涛,可升降舞台与数控喷泉协同起伏,生动再现八千年前先民“逐水而居”的智慧与勇气。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视觉还原,更是对跨湖桥文明精神的当代致敬。
“世间·人间”篇章则将吴越文化的浪漫推向极致。借助隐藏的微型喷水装置与全息技术,西施的“响屐舞”在湖面漾开真实涟漪,仿佛穿越千年而来;而“钱王射潮”的典故,则通过数百架无人机编组的奔腾潮水与一束来自火炬塔的激光“利箭”,在夜空中演绎出一场神话与现实交织的壮丽史诗。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评弹、快书、小锣书、琵琶“四大江南曲艺”的有机融入,为这部科技大秀注入了醇厚的江南韵味。观众跟随“清风楼老板娘”穿梭于宋韵市集,在报菜名、传统杂技与近景魔术的互动中,沉浸式体验宋代市井的烟火气息。这种多维度的感官浸润,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成为可感、可触的温度。
在“未来·已来”与尾声篇章,演出通过更丰富的无人机编程、移动冰屏与空中激光秀的联动,打造出活力四射的运动场景。羽毛球翻飞、街舞动感、自行车竞技,亚运吉祥物“忆江南”与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交织成一幅青春的画卷,巧妙唤醒全民亚运的集体记忆。
最动人的永远是那些触及心灵的细节。当演出尾声“弄潮儿”化作星光融入湖水,当屏幕上浮现“你的身影,亦是文明星火”的字样,许多观众都意识到自己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这场千年叙事的参与者与续写者。正如一位游客的感叹:“我们走过的不是五十分钟,而是八千年文明长河。”

《湘湖·雅韵》的价值,早已超越演艺本身,它正在为湘湖编织一幅“日—晚—夜”无缝衔接的生活图景。
演出所在的湘湖雅韵公园,作为杭州首个“演艺型城市商业公园”,以约3万平方米的体量,巧妙融合舞台区、观演区、空中艺廊与文化商业街区。白天,游客可沿湖漫步,在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体验制陶,或于网红旅拍点定格美丽瞬间;傍晚,“浣纱集”市集开张,汉服少女提灯走过,香囊、点茶、特色小食摊位前人头攒动,湖畔的社群小酒馆、雅韵茶馆与精品咖啡馆飘出诱人香气,营造出禅意与时尚交融的多元社交场景。
演出结束后,游客既可前往“新时代·雅韵壹号”享受高端餐饮,也可在湖山食府、嵊州小吃等门店品尝地道风味,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更可贵的是其普惠的人文关怀。项目专门为外卖骑士、环卫工人开设公益专场,让城市的守护者也能共享这场文化盛宴。一位外卖小哥观演后动情地说:“每天都在湘湖周边奔波,直到今天才发现,夜晚的湘湖如此深邃动人。”
由于水上表演的季节性特点,演出已于11月1日起休演,待来年春暖花开时再度回归。而运营团队的探索并未止步。未来,“一票游萧山”“萧然青年卡”等产品的拓展,湘湖音乐节的筹建,都将进一步丰富这张文旅蓝图的肌理。
落幕时分,最后一束激光隐入夜色,湖面波纹轻荡,仿佛还在诉说未完的故事。岸边,情侣相拥留影,孩童追逐着无人机的余光,老人们在长椅上回味着“钱王射潮”的壮阔。这或许正是《湘湖·雅韵》最成功的所在。它未曾用高科技制造距离,反而以文化为桥,让千年湖山化作每个人心中可亲、可读、可沉醉的诗意栖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