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正文
一揽子创新举措,绍兴管理中心助力司乘安全出行
2024年12月24日 22:27:23 来源: 潮新闻 通讯员 丁奎

  施工作业需要占用路面通行资源,通行环境的改变容易影响车辆通行。为切实保障司乘安全通行施工封道区域,近日,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绍兴管理中心围绕涉路作业安全防护能力提升,制定出台了一揽子施工安全保障举措,助力司乘人员安全出行。

  亮化夜间施工,严防疲劳驾驶。杭甬高速日间车流量大,为提升广大司乘人员行车舒适度,杭甬高速绍兴段施工基本在夜间开展。绍兴管理中心考虑夜间施工行车视线差,加之司机易疲劳驾驶等风险,提升了车辆误闯施工封闭区的风险。因此,绍兴管理中心联合养护单位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包括灯带、荧光绿诱导标、电子导向牌、照明灯、爆闪灯、梅花灯等设施,制作夜间施工警示设施配置示意图,明确夜间施工亮化布设标准,严防疲劳驾驶事故发生。

  设置下穿通道,解决横穿风险。以往杭甬高速绍兴段一、二车道布设采用防撞车后方预警或直接横穿车道进行施工区布设,作业风险较大,易发生车辆追尾或撞击施工人员的交通事故。绍兴管理中心因地制宜改进养护作业区布设方式,有效利用辖区路段桥涵通道较多地形优势,采取下穿桥涵通道实施第一、二车道施工作业警告区布设,破解杭甬八车道路段封道难的问题,保障了司乘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据统计,目前杭甬高速绍兴段48公里,已完成67处桥涵通道改造,并在中侧绿化带提前放置施工标志牌4块和警示桩8个,用于施工警告区、上游过区临时布设。

  优化封道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山区高速公路多弯道、上下坡、隧道,复杂的道路行车环境影响施工作业安全。为解决山区急弯等路段“第一只警示桩”设置问题,绍兴管理中心通过采取实地标注每一处“第一只警示桩”(起封点)位置,再对照规范进行作业区布设,做到精准布设,提高养护作业区的安全性。目前绍兴管理中心在新昌山区路段共标注30个起封点。通过固化起封点,解决山区急弯等特殊路段“第一只警示桩” 设置问题。

  期间,绍兴管理中心联合施工单位编写了每日施工“一点一方案”,实施特殊路段封道流程、杭甬高速夜间施工标准化、甬金高速潮汐车流下的精准施工等举措18项,并完成《高速公路涉路作业防护能力提升指导手册》汇编,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施工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司乘人员安全出行。

标签: 责任编辑: 孔依群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