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洋发展”)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镇洋发展党委坚持“党建强企业强”理念,实施“党建强基 双融强企”工程,积极探索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了“强化一个坚持,围绕两大主线,着重三大抓手,完善四大机制”的“1234”工作法,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
坚持思想政治引领,点亮融合“方向灯”
镇洋发展党委坚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法、找钥匙、找答案,持续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企业发展方向。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核心内容。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并通过党委班子成员上党课、“四团七进”宣讲团作宣讲、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小组学习会等形式和载体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准政治方向、防范政治风险。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学习“国企篇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在真作为中担使命;深入学习“安全环保篇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和“双碳”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落实安全生产,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学习“人民篇章”,贯彻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紧抓党纪国法教育。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开展党纪国法教育,注重员工廉洁从业教育,公司入选集团廉洁文化示范点和“清廉交投”建设突出贡献单位。2024年4月以来,公司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多形式组织《条例》学习,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围绕两大主线,绘制融合“路线图”
镇洋发展党委牢牢把握两个“一以贯之”,围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两大主线,找准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的着力点、支撑点和结合点。
围绕生产经营同向发力。近些年,面对新冠疫情、能耗双控限电限产等叠加挑战,镇洋发展党委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公司上下深入开展“两行动一活动”——“攻坚克难”行动、“增收节支”行动和“管理提升年”活动,通过对标一流、内挖潜力、外拓市场、做优老装置、建好新装置等举措全面提升经营业绩。公司实现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攀升,2021年、2022年公司实现经营业绩爆发式增长;2023年,尽管公司经营压力面临极大挑战,经营业绩仍跑赢大盘,公司荣获浙江省成长性最快百强企业称号,连续三年跻身宁波市竞争力、制造业企业百强。
围绕改革发展同向发力。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镇洋发展致力于打造社会尊敬、股东满意、员工自豪的绿色科技化工企业,努力做到“三坚持”:一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激活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全方位提升;二是坚持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产业链延伸上持续加力;三是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标杆。公司积极推动产业链的延链固链,首个募投项目年产30万吨乙烯法PVC装置,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历经新冠疫情及边生产边建设等诸多困难,公司党委将“党建+PVC项目投产”作为书记领办项目,全力攻坚推进,该项目于2023年12月化工投料试车并成功产出优质PVC产品。公司成功走上绿色科技发展之路,建成涵盖生产经营全业务场景的数字化统一平台、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宁波市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并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指标位居行业前列,获工信部“能效领跑者”称号,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称号。公司成功举办全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现场会,作为宁波市工业企业唯一代表在“双控”工作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获评2023年度市新能源与节能降碳“十佳”企业。
着重三大抓手,精绘融合“施工图”
镇洋发展党委着重从任务、力量和文化三方面用力,进一步做好“怎么融”文章,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各项工作落实的发展优势。
着重精准设置党建融合中心工作的攻坚任务。建立“四个项目”领办机制,主要由党组织书记“领办项目”、班子成员“攻关项目”、基层党组织“创新项目”和每名党员干部“实事项目”四个部分组成,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围绕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攻坚克难行动”清单,通过领办机制解决一批全局性、关键性问题,推动公司整体目标任务完成。建立“七张问题清单”工作机制,构建“发现问题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工作格局,常态化梳理、查找、化解公司项目建设、投资经营、安全稳定、作风效能、风险管控等方面的问题和隐患,促进工作落实、质效提升、作风转变。
着重锻造党建融合中心工作的先锋力量。加强党建“三支关键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实施党支部“强基指数”管理,推进示范党支部创建。开展“红网联心”活动,以党员为主体,建立联系员工网格,通过“五联五心”,聚合发挥党员、党组织联动作用。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在基层一线发展党员,消除党员空白班组,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关键时刻看党员。开展“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行动,比业绩、比技能、比作风,锻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先锋队伍。
着重构建党建融合中心工作的文化赋能体系。持续完善“1+5+N”党建品牌体系,积极推进“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形成党委“红绿蓝”和支部“绿剑先锋”等党建品牌,持续推进“党建+美丽车间”“党建+安全”“党建+创新”等“党建+”项目,同时大力宣扬先进人物和集体勇于担当、奋勇争先精神,凝炼形成包含改革创新精神、上市精神、抗疫精神的镇洋精神谱系,以党内先进政治文化为引领,筑起凝聚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同心协力、传承发展的精神高地。
完善四大机制,用好融合“点睛笔”
镇洋发展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不断完善党建与决策管理机制、与选人用人机制、与考评机制、与监督机制的有机融合,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完善决策管理机制。将党建写入公司章程,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党委班子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任职,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完善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公司“三会一层”权责内容,理清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范围,从治理架构上确保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有机结合。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党委会前置研究重要事项的程序,建立和细化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40项,确保党委对重大事项把关定向作用的有效发挥。
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着重加强关键岗位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六能”改革,对部分中层岗位实行公开竞聘,提升干部队伍总体素质水平和年轻化水平。分别制订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评聘管理办法,打通技术类人才发展通道。出台《创新激励管理办法》,实施重点工作专项考核,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激发技术人员创新创优的主观能动性。实施产业工人改革,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公司中央控制中心获评2023年浙江省工人先锋号,卢学锋工作室获评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人入选省级技术能手,2人入选“浙江工匠”。
完善考评机制。发挥党建责任制考评“指挥棒”作用,将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将党建目标与经营目标有机结合,在考核上既看经营业绩、利润指标,又看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实施重点任务完成情况“销号”“亮灯”“评比”制度,推行“揭榜挂帅制”“晾晒制”“末位淘汰制”,通过评价机制推进重点任务、攻关项目的完成。将“七张问题清单”落实情况纳入中层以上干部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评价考核中层以上干部履职的重要依据。
完善监督机制。完善“四责协同”机制,制定“五张责任清单”,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构建和完善纪检、审计、风控、监事会、工会、基层监督联络员等“六位一体”的大监督体系,推动各监督主体协调配合,发挥专业优势,形成监督合力。制定“七事阳光”建设评价办法,聚焦招标采购、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具体工作开展监督,近三年开展各类检查督查183项次,提出整改举措154条。
镇洋发展通过做好党建与中心工作“融”与“促”的文章,企业走出了一条逆周期、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发展之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新发展阶段,镇洋发展党委将继续积极探索党建工作创新实践路径,推进党的建设融入企业发展血脉,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