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路网体系中的关键一环,隧道对整体道路交通的安全平稳、有序高效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伴随“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推进,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智慧隧道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机电院”)牢牢把握数字交通发展新趋势,在台州临海首创浙江国省隧道管养一体化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构建科学管养机制,提升养护运维质效和风险防控能力,为浙江隧道智慧管养探索了新路径。
在过去,传统的人工巡查、经验性的维护保养以及全人工的事件处理等管养方式,造成隧道管养常常出现监管不全面、运营维护较低效、应急处置延滞等问题,影响通行效率、通行安全及司乘体验。为科学解决隧道管养难题,省机电院联合当地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总结临海市54座普通国省道隧道专业化运维经验,打破原有国隧道管养模式,针对地方隧道群基础设施及传感设备进行标准化处理,打造一个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即建设“一个数字底座”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系统,实现隧道群一体化设备管理的可视化监控,让养护人员能直观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该系统于2022年入选该年度浙江省首版次重点攻关项目名录。
“国省隧道管养综合平台的建设,对于临海公路局来说,相当于是有了自己的一个‘数字化档案’,能够实现管辖区域内交通流的监测、全流程的事件处置。”据省机电院智慧交通研究所所长李保介绍,该系统具备一个“综合数据驾驶舱”,由隧道摄像机配备相关AI算法,依托道路基础数据将国省道通行状况和目标信息进行跨时空重建,对隧道感知、预警、管控、救援等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完成自主分析、自动提取事件信息并上报监控中心,实现国省道一体化数字孪生安全管控。
此外,省机电院还引进专业化养护企业和专家团队,依托智慧管控平台配合,共同驱动整个运维体系,有效解决了隧道养护能力薄弱、技术规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为公路隧道智慧管控平台常态化应用、数据驱动型精准养护和长效运行管理提供现实条件。
目前,这一隧道管养服务新模式已在95条国省道隧道中得到了深度应用,项目组将其提炼总结成多项标准,其中西白岩双幅隧道在2022年国家公路网重点隧道技术状况监测中总成绩位列全国第二。该管养新模式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公路现代养护工程试点项目。未来,省机电院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运维模式探索,致力于将该模式推广至更多智慧养护工程项目中,为提升国内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