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事故如何快速发现响应,隧道里的应急广播怎样听得更清楚?车辆异常高温遇险如何及时发现?11月28日,浙江交通集团浙高运、浙高信联手发布自身员工依据高速公路运行安全所需开发的一批新产品。这些来自高速路网一线的新品吸引了重庆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等40余家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前来。
浙高运是浙江交通集团旗下的高速公路管理营运企业,管理着浙江约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网,并营运着浙江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隧道,主要工作就是路网营运养护管理和收费。近年来,随着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何借助科技力量加强智慧监管,成为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作为专业化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公司,浙高运公司围绕提高道路数智化水平、提升精细化监测能力,充分发挥自身在高速公路运营上的优势,联合高信公司等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接续发力,在隧道管理、绿色节能、无人化技术等方面突破创新。
“来自一线实践需求的创新更接地气、更符合市场需要。这是我们第三年组织召开产品发布会,前两年,我们已经累计发布了15款技研产品,在市场销售上也获得了广大同行的认可。今年我们联合浙高信推出了9款全新自主研发的产品,相信这些产品的成功应用,不仅能让高速公路行车更加科技化,也会为民众出行提供智能化保障。”浙高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瞳3.0作为高瞳产品的最新升级版,在保留原有监控管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智能升级,让监控工作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同时,高瞳3.0采用了国产芯片,解决了高瞳系列产品被卡脖子的风险。” 高瞳研发人员柯威曳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而“高灵”超温预警平台实现了根据车辆温度的不同危险等级进行精准预警,有效提高了预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同预警级别对应沿途提醒、目标追踪和自动拦截等功能,帮助驾驶员提前掌握信息,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高鹊”平面波广播则利用平面波传声技术与AI音频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解决现有隧道广播失真大、混响深、难以听清等问题,可大幅度提高隧道营运安全管控水平,实现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隧道“二次事故”发生的概率,有着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不满足管理高速公路、收收过路费的浙高运,发动员工根据高速公路营运安全实际需求,创新创造新力量,联手浙高信及高校、科研院所开发新产品。目前单单浙高运的创新产品除了自用外,已对外销售创收约3000万元。眼下浙高运公司和高信公司正立足于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以技术创新的“聚变”,加速推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质变”和服务效能的“突变”。
新品发布后,浙高运与衢州港航公路中心、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江西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北京百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等9家企业院校签约合作共商共建、共赢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