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公布了全省30项“我们的村礼”项目,其中,就有来自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文化礼堂的村礼——梧桐江南茧画。
茧画,顾名思义,就是蚕茧上作画,用特殊颜料上色,通过烘、染、固化、绘、艺术组合等特殊处理方式完成茧画作品。
一茧一画一世界,一勾一抹尽国风,这是梧桐江南茧画的真实写照。
作为蚕桑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桃园村以江南地区特色传统手工艺“茧画”为抓手,用一个个蚕茧,绘就出蚕乡的亮丽名片,走出一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茧画制作工艺细腻、匠心独具。”70后的桐乡人陈建清是“江南茧画”工艺的创始人。据介绍,制作江南茧画,首选需要挑选光洁、圆润、无瑕疵的蚕茧,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特殊的烘干处理;接下来进行画面创意设计,定稿后用颜料在茧表面绘制吉祥图案,层层上色,精细度很高。待画面干后,再涂一层晶色,使之色彩炫目。然后进行手工制作,创意组织即成。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陈建清带着他的茧画在展会上露面,获得了不少外国游客的欢迎。
2016年,桃园村江南茧画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登台亮相,由陈建清及团队创作的丰子恺儿童题材的漫画和中国脸谱元素的江南茧画系列作品作为官方文化礼品,为海内外游客保留了一份别样的记忆,让他们以另一种方式,触摸到了中国传统蚕文化,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江南茧画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几年,陈建清在江南茧画的文创开发上花了很多心思,“我们的文创产品基于传统,但也要突破传统,与现代审美元素相结合。”
所以,他在进画面设计的过程中,考虑民族文化审美的传承和发扬的同时,兼顾当代审美。
目前,已经开发的江南茧画图案样式包括京剧脸谱、丰子恺漫画、汉代蝉、佛教、十二生肖、民族传统图形符号以及图腾图案、现代动漫、红船等系列,江南茧画产品包括吊坠、项链等饰品,也包括插屏、摆件等。
2021年,桃园村文化礼堂引入江南茧画艺术博览院,通过技艺传承及文创开发,创造性地转化和推动特色文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把桃园村农村文化礼堂“槜美乡村,世外桃园”的主题引向深入。
桃园村不仅是桐乡重要的蚕桑产地,也是千年名果——槜李的原产地。今年10月,在陈建清团队与梧桐街道等多方的共同探讨、商榷下,以桐乡市槜李文化节Logo为原型的“槜”美茧画系列作品创作完成。“槜”美茧画的推出也实现了桃园村两大“特产”的完美联动。
接下来,桃园村还将在文化礼堂内开设江南茧画培训班,由陈建清进行授课,同时招募一批乐于学习江南茧画的村民志愿者,为前来研学、体验的学生、游客提供辅导教学,让更多人成为江南茧画的传承者、传播者。
“一个蚕茧就是一块画布,让人在方寸之间领略茧画之美。”桃园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桃园村文化礼堂将在传承和创新蚕桑文化的路上继续前行,生动鲜活讲好“村礼”蕴含的乡村故事、礼堂故事,推动“我们的村礼”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为提升乡土文化自信,走好共富路凝聚乡村力量。
凡注有"潮新闻"或电头为"潮新闻"的稿件,均为潮新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潮新闻",并保留"潮新闻"的电头。
@潮新闻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