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深度调查 正文
“牛奶+可乐”生成碳酸钙,会得胃结石?别担心,实验结果出来了
2017-11-21 09:02:15  来源: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郑子愚  编辑: 江小来

  近日,有一段“牛奶+可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拍摄者将牛奶和可乐混合在一起,混合液体慢慢变浅直至透明,还产生了大量咖啡色的絮状沉淀物。网上传言称,这些沉淀物是碳酸钙,也就是组成大理石的物质;可乐和牛奶如果同时饮用,会导致胃结石。这是真的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重复了这个实验,将50毫升牛奶和可乐1:1混合到一起。静置6小时后,混合物上下对半分层,上半部分是浅咖啡色的透明液体,下半部分是咖啡色的絮状沉淀物。这些沉淀物都是碳酸钙吗?


  普通牛奶的含钙量约为每100毫升0.1克。记者通过摩尔质量公式计算,50毫升牛奶与可乐充分混合,只会产生碳酸钙0.125克左右。显然,记者实验中产生的沉淀物远远超过了这个数量。也就是说,除了碳酸钙,沉淀物中还有其他物质。


  北京科协的微信公众号“蝌蚪五线谱”发布科普文章分析了这一现象。实验人员通过离心实验将高钙牛奶与可乐混合所得的沉淀物进行分离,并通过盐酸进行分解,发现沉淀物中有两种物质。遇到盐酸会溶解并放出气体的少量白色沉淀是碳酸钙,而剩余的绝大部分沉淀物加入盐酸无分解反应,主要是蛋白质变性的产物。据专家介绍,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性质发生改变、生物活性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在“牛奶+可乐”实验中,牛奶中的大量酪蛋白遇碳酸后变性沉淀了下来。


  少量碳酸钙和大量的蛋白质变性的产物,是否会导致胃结石呢?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少量碳酸钙是可以被胃酸中的盐酸分解的,并无形成结石的风险。事实上,人们平时吃的大部分补钙药的成分就是碳酸钙。


  其次,变性之后的酪蛋白本身比较松散,进入人体之后,在各种蛋白酶、胰肽酶等的作用下,会变成身体能吸收的营养物质被吸收掉,也不会形成结石。


相关阅读
  • 南漳一网民网络散布五道峡垮方谣言被处罚
  • 工地罐车用混凝土活埋人?网传视频断章取义!事件完整经过是这样的……
  • 女子造谣“加油站着火”只为吸粉 被拘留10日
  • 送哭闹儿子上学竟引发谣言!看这个老爸如何辟谣……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