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中高考在即 这些诈骗“套路”要小心
2021-06-05 11:10:22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周若耶

浙江辟谣平台据新华社消息 提前查分、内部指标、录取占位费……又一年中高考在即,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企图编造多种诈骗“套路”,准备将“黑手”伸向考生及考生家长。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日前发布提醒:警惕近年来常见的5种中高考诈骗手段。

一是不要点开鼓吹“提前查分”的链接。中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2020年高考结束后,安徽省有考生点击链接,按要求填报身份证、准考证等相关信息,转账1000元后发现被骗,还泄露个人信息。

二是不要相信所谓“内部指标”。中高考招录期间,不法分子假冒招生办工作人员或高校领导的熟人,声称可以买到“内部指标”,利用家长“花钱买指标”的心理骗取钱财。

三是中高考“补助金”小心有诈。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四是志愿填报指导莫轻信。不法分子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利用中介或网站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骗取钱财。

五是“录取通知”验真伪。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长发布虚假录取信息,诱导其将学杂费、录取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户。警方介绍,以录取为名提前收取保证金、占位费等费用的都是诈骗。

对此,警方提醒:所有诈骗都围绕一个“钱”字,考生及家长要提高警惕,不透露考生个人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遇到不明来电不轻信不转账。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熊类都要冬眠,所以大熊猫也要冬眠?
  • 全国物流将于1月7日前陆续停运?老谣言又热传
  • 上海中小学提前放寒假?谣言
22630863
中高考在即 这些诈骗“套路”要小心
4248
热点关注
新闻
新华社
2021-06-05 11:10:22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用快速、准确、全面的真实信息阻止谣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