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到,天气炎热,各地又陆续出现了多起食物生虫事件。“刚买回来的酱油,才吃了两天,打开的时候就发现里面很多蛆,真的太可怕!”
不少人更是“谈虫色变”!
苍蝇在新鲜肉类上产虫
苍蝇幼虫在酸奶中活动
刚打开不久的酱油生虫了
通过查阅往年的新闻资料可以发现,每年夏天,江西、广东、广西、浙江、湖南等地都会出现多起食物生虫事件,生虫的食物范围涵盖酱油、酱料、鱼肉、饭菜、奶制品等,其中又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酱油,“生虫”频率最高。
导致食物生虫的“元凶”到底是谁?在炎热的天气里该如何避免食物生虫?近日,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在对苍蝇这一时常入侵厨房的讨厌生物长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揭开了炎热夏季食物生虫现象高发背后的真相。
专家简介:丘雪红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广东省昆虫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昆虫学会第十届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导致酱油生虫的“元凶”是谁?酱亚麻蝇!
以往,人们通常认为食物生虫是苍蝇在食物上产下虫卵,虫卵孵化成虫出现的现象。其实这样的答案并不完全准确。根据最新研究发现,苍蝇的种类繁多,导致不同食物生虫的苍蝇种类是不一样的。
丘雪红:蝇的种类繁多,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蝇科、丽蝇科、麻蝇科等。一般而言,蝇科喜欢产卵于麸皮类培养物或粪类上;丽蝇科、麻蝇科喜欢产卵或产虫在肉类培养物上。酱亚麻蝇则比较特殊,喜欢产虫在酱类产品中,譬如豆瓣酱、酱油之类的。这也是酱亚麻蝇名字带“酱”字的原因。酱亚麻蝇具有比较特别的“卵胎生”方式,“卵胎生”是指幼卵直接在母体内发育,母体生产的时候直接产虫。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生活中食物暴露时间并不长、也没有看到虫卵,但却发现食物生虫的原因。
酱亚麻蝇在残留有酱油的酱油瓶口处产虫
因此,夏季酱油生虫现象高频发生,罪魁祸首就是这种叫“酱亚麻蝇”的苍蝇,关键在于这种苍蝇能够直接产虫的“卵胎生”繁殖方式。
虫卵在酱油中可以孵化成虫?不可能的!
有一些媒体报道称,酱油生虫是因为酱油生产厂家在生产酱油时质量管理或者灭菌措施不完善,导致酱油本身携带了虫卵,时间长了,虫卵就在酱油中孵化成虫,导致好端端的酱油在使用几天后就出现了生虫现象。这种说法又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丘雪红:普通苍蝇的卵在高盐分的液态食物比如酱油中是无法孵化的。而“酱亚麻蝇”直接产出的幼虫,却能够在高盐环境中生存并生长。
普通苍蝇产出的蝇卵,无法在高盐环境中孵化
酱亚麻蝇产出的幼虫,能够在高盐环境中生存并生长
因此,生活中常见的比如酱油生虫这一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酱亚麻蝇的这种能够直接产出幼虫的“卵胎生”繁殖方式。而普遍怀疑的酱油本身携带蝇卵并孵化成虫是不可能发生的。相关新闻资料,也印证了丘教授的这一说法。
消费者普遍投诉的酱油生虫现象,都是在酱油开封后使用过程中才产生的。最新的科研发现,酱亚麻蝇身上的两个触角,可以帮助酱亚麻蝇快速找到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质量较好的酱油,富含氨基酸,酱油开封后使用过程中,残留在瓶盖、瓶身等处的酱油,就会很容易吸引到酱亚麻蝇。同时,酱亚麻蝇的生长繁殖速度也很快,如果未开封的酱油本身就携带幼虫,消费者在购买酱油的时候肉眼很明显就能发现。
为了让大家更多了解酱亚麻蝇,研究所根据最新的科研发现,对酱亚麻蝇的档案进行了整理。
如何避免食物生虫?防虫有攻略!
基于对苍蝇生活习性的研究分析 ,丘教授也给出了以下几条“防虫攻略”:
1.酱油等容易招引酱亚麻蝇的酱类食品,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将瓶口、瓶身擦拭干净并盖好瓶盖,有条件的建议存放冰箱保存。
2.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厨余垃圾。
3.存放食物的时候加上食物罩,防止苍蝇在食物上产卵、产虫。
4.肉、牛奶等容易招惹苍蝇的食物要及时放在冰箱内进行保存。
酱油使用完毕后及时将瓶口、瓶身擦拭干净,并盖好瓶盖
有关食物生虫的报道,在每年的夏秋两季,屡见报端,并引发不少的争议。厂家有厂家的说法,媒体有媒体的说法,说法可以有一百个,但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不传谣、不信谣,相信科学,用科学、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事实,这才是无论作为消费者、作为厂家,还是作为媒体,对待事实、对待争议应有的态度。
- 关注河源洪涝灾害 | 这些谣言别再传了
- 你说吃小龙虾会感染肺吸虫?是怕我吃了你的小龙虾吧!
- 酱油吃不对会得癌?别怕,网传视频中的几个疑问帮你查清楚了
- 隔夜水致癌?你被这 10 条饮食谣言坑了多少年
- 东南亚零食热卖? 印尼威化被召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