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高考后电信诈骗悉数登场 家长考生要提防这8个骗局
2019-06-18 10:27:16  来源: 杭州网 记者 洪欢欢  编辑: 白璐

  2019年高考结束,家长学生除了关心成绩外,还关注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这个时候,一些“野鸡大学”会把住家长焦虑迷茫的“脉”,在网上、学校及小区附近散发小广告,这些学校被包装炮制得“高大上”。碰上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家长,这个时候更容易“病急乱投医”,一不小心就进入圈套。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搅乱市场的“搅屎棍”。“野鸡大学”也称“学历工厂”“虚假大学”,其办学以营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相近的名称来混淆视听,以各种手段钻相关国家法律的漏洞,滥发文凭。这类大学的英文解释其实更通俗易懂:文凭制造工厂。“野鸡大学”所涉及的欺骗既有假学校,也有假学历。

  从2013年到2016年,“上大学网”共曝光5批虚假大学名单,一些“野鸡学校”被曝光多次,但他们换了多个域名仍“坚挺”地存在着。更令人气愤的是,国内“野鸡大学”的数量还在逐年增长,2017年公布381所,201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392所,浙江范围内有杭州工商管理大学、杭州理工学院、杭州理工大学、杭州建设管理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学院、浙江国际商务学院、浙江邮电职工大学、杭州经济贸易大学、浙江信息技术学院9所,家长学生在择校时千万要注意。今天,我们为大家梳理了几个高考后常见的骗局,考生家长们务必擦亮眼睛,小心规避。

  骗局一伪造虚假查分网址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虚假查分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甚至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所以,考生和家长在查分时,请认准官方渠道。

  骗局二有“内部指标”“特殊关系”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某领导的熟人、亲戚、朋友,有“内部指标”“机动指标”“高校自主招生指标”“点招”等名额,称有办法“低分高录”,或争取特长生加分,让“二本”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重点院校,让专科分数线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或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等。其实,现在都是电脑录取,考生分数没到投档线,根本无法提档。

  骗局三冒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混淆。比如某些不正规的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骗局四艺术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骗局五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由于军队招生与普通招生不一样,包括政治考核、面试、体格检查等多重环节,而且历年招生形式会有一些变化,不法分子更容易借此机会混淆视听。比如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通过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作出毕业后颁发教育部门认可学历、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虚假承诺。

  骗局六打着“补录”的旗号行骗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这一点,不法分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公开叫价。实际上,省市教育考试院会进行网上公开征求志愿计划,不会私下打电话。考生及家长应以权威部门(省市教育考试院、教育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认准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

  骗局七伪造录取通知书

  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等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或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所以,考生和家长不妨查验一下,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骗局八提前发放助学金

  不法分子自称是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指挥受害人ATM机转账。

  以上这些骗局请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牢记心中,否则,不仅不能“梦想成真”将孩子送入好大学,还可能损失大笔钱财,甚至耽误孩子的前程。  

相关阅读
  • 揭开真相:“老赖”子女不能上学?高考710分被拒录?
  • 提高警惕!这些招生录取骗局千万别中招
  • 冷饭热炒?擦亮眼辩识那些高考谣言
  • 高考来了!为了让考生正常发挥,别信“神药”谣言
  • 夏日骗局大礼包,放开我的小龙虾和西瓜!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0359572
高考后电信诈骗悉数登场 家长考生要提防这8个骗局
4248
热点关注
新闻
杭州网
记者 洪欢欢
2019-06-18 10:27:16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