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是守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也是美的载体。洗脸、保湿、敷面膜,这些看似很日常的护肤行为却大有学问,很多爱美之人都存在着误区。5月25日上午,第13届“5·25全国护肤日”主题活动启动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多位皮肤科专家给出了科学护肤的建议。
洗面奶不能天天用
洁面是每个人的日常“任务”,相信很多人在洗脸的时候都会使用洗面奶,早晚各洗一次。晚上,化妆的女生通常先卸妆,再使用洗面奶将脸上残留的卸妆水洗掉。然而,洗面奶、卸妆水用得勤并不科学。
“过度清洁会破坏面部皮肤屏障,导致皮肤薄红、血管扩张、逆光疹等,有了这些症状,女性更倾向涂抹BB霜、隔离霜进行遮盖,之后又是一轮清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李利指出,“清水是皮肤除垢的主要功勋,洗面奶等化学类清洁产品不宜天天使用。”
“确实每天都应早晚各洗一次脸,但干性、中性皮肤应尽量使用清水洁面。”李利表示,若处在气温炎热、工作和生活环境较差、使用防晒剂和粉质及油脂类化妆品或有其他特殊情况时才需要使用洁面产品。油性皮肤则视皮肤情况每天或隔天使用洁面产品。
对于卸妆产品,与会专家表示,只有使用油彩浓妆或防水的化妆品才需要使用卸妆油。洁面仪类产品也不建议频繁使用,油性或中性皮肤1-2周1次即可,干性皮肤尽量少用或不用。使用洁面后应涂抹保湿类产品,以恢复皮脂膜。
仅敷爽肤水不能长久保湿
如何科学使用保湿类产品?先来看看皮肤是怎样锁住水分的。
皮肤由外到内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构成。表皮结构的最外层为角质层,过去认为角质层细胞是衰老死亡的细胞,没有什么价值,但后来才发现,角质层具有锁住水分和抵抗各种皮肤表面病菌入侵人体的作用。这种皮肤屏障破坏轻则导致皮肤敏感,重则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病。表皮下的真皮结构则存储着皮肤中近75%的水量。
保湿类化妆品主要通过补水-锁水机制达到保湿功效。爽肤水、保湿精华液等水剂可直接给皮肤补水,有些吸湿剂、与水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可帮助皮肤吸收和存储水分,增加皮肤的湿润度。锁水则需要通过保湿霜、保湿乳液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薄层油膜,阻止或延迟水分的蒸发和流失,增加皮肤水合度。
保湿的效果实际上与维持时间有关。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爽肤水、含水面膜虽能直接补充角质层的水分,很快增加水合度,但水分易蒸发,只能维持1-2小时;凝胶剂次之,效果持续约2-4小时;含油脂成分高的霜剂效果更长,约4-6小时。
“因此,单用水剂很难锁住水分,应配合膏、霜、乳剂使用。”李利指出,过度使用水剂反而会存在冲刷掉天然皮质膜、诱导皮肤干燥的风险。
面膜不宜频繁使用
面膜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类产品,通常有保湿、美白、抗皱、舒缓等功效成分。
面膜是怎么起作用的?“面膜的主要机理作用体现在封包促渗作用、水合作用、清洁作用三个方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赖维介绍,面膜可阻隔皮肤与空气接触,局部形成湿度较高的环境,促进有效成分吸收;面膜中的水分可以充分滋润角质层,提升透明度,使肌肤看起来水嫩光滑;揭去面膜时,皮肤污物也会随面膜一起粘除,促进皮肤毛囊畅通。
“面膜类产品通常是安全的,正常使用对皮肤可起到良好护理作用。但是不能频繁贴敷,以免损伤皮肤屏障。”赖维表示,干性、敏感性皮肤不建议使用撕拉式和粉状面膜,油性皮肤可每周使用撕拉式面膜1次,中性或混合性皮肤使用频率应更低,建议每两周1次,粉状面膜则建议油性、中性或混合性皮肤每周使用不超过2次;
对于膏状面膜中的洗去型面膜,油性、混合性皮肤每周应使用不超过2次,干性、中性皮肤建议每周不超过1次,敏感性皮肤一般不建议使用;
膏状面膜中的免洗型面膜往往无需特意清洁,干性、中性皮肤建议每周使用不超过2-3次,油性、敏感性皮肤和痤疮患者慎用;
面膜贴的使用频率可根据个人皮肤状态、护肤习惯和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定,也不建议频繁使用。
“面膜不能代替其他护肤产品,用完面膜之后应根据个人皮肤情况配合其他护肤品进行护理。”赖维指出,还应警惕非法企业在面膜中违规添加皮质激素、抗生素、重金属等禁用物质。
事实上,化妆品的信息公开和监管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近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的“化妆品监管”APP上线,用户可查阅国内化妆产品信息、阅读相关科普文章,该APP还具有线上举报功能。
“实时查询,这下不怕假货咯”“希望以后能查询的品种越来越丰富”……用户们纷纷留言。
- 别信那些让老母亲“深信不疑”的谣言:远离焦虑 快乐生活
- “朋克养生”真的是在养生吗?
- 使用收敛水毛孔会变小? 专家盘点最坑的护肤谣言
- 常见敷面膜误区,看你中招了几个?
- 看条形码数字可鉴别化妆品好坏?这个网传的“新技能”太假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