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吃货季来了,怎可因这些谣言辜负美食
2019-04-03 14:56:45  来源: 扬子晚报 徐晓风  编辑: 白璐

  维生素C+虾or可乐+榴莲=砒霜?

  一口气吃150公斤才行

  谣言

  经常听到有人说虾和橙汁不能同时食用,因为维生素C+虾会产生砒霜。而此类谣言称,台湾有一女孩暴毙后验尸发现是砒霜中毒,“死者生前每天会服食维C,晚餐又吃了大量的虾。问题就出在这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就是俗称的砒霜!现在很多饮料里都有维他命C:虾+维C=中毒、感冒药+可乐=中毒、榴莲+可乐=中毒”。

  真相

  这则谣言流传甚广,记者亲测周围就有不少相信此话而不敢同时食用这些食材的。不过专家表示,这纯属谣言。要想虾跟维生素C同吃引起中毒,它至少需要满足3个条件:1、吃海鲜的量要很大;2、要大剂量服用维C;3、这两种物质进入体内后,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来完成化学反应,如温度、酶的条件等等。这三点同时满足的可能性是极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据测算,吃150公斤的虾跟维生素C,才能“保证”被毒死。还没产生中毒反应之前,估计也撑死了。

  此外,“感冒药+可乐=中毒”的说法也不靠谱。感冒药主要成分中大多数含有咖啡因等碱性物质,与可乐中的酸性物质确实会起化学反应。但碱性和酸性在一起中和的结果是:药力没有了。而不是传说中的会中毒。“榴莲+可乐=中毒”也纯属谣言,只是肝脏需时间代谢脂肪和糖,吃榴梿同时饮可乐,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及腹胀。

  空心菜“最毒”,鸡蛋柿子“犯冲”?

  它们都是冤枉的

  谣言

  空心菜在所有绿叶蔬菜里,是吸收农药和重金属最厉害的一种,尤其是空心管里面更是藏着看不见的重金属,国外种植空心菜主要是为了净化土壤;而继螃蟹和柿子不能同时食用之后,鸡蛋跟柿子也成冤家了,因为吃完鸡蛋后吃柿子轻则会食物中毒,重则会导致急性肠胃炎还有肺结石。一般而言,这两种食物同时吃会导致上吐下泻。有网友慨叹,为什么经常吃的东西都会被打上“有毒”的标签……

  真相

  “空心菜是最毒绿叶蔬菜”的说法不科学。在吸收重金属能力方面,空心菜确实强于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属含量本身并不高,国内外都会吃空心菜,空心菜并不是有毒蔬菜。而被一些网文广泛引用的2010年7月湖北宜昌发生的一起空心菜中毒事件中,关键性因素是土壤被污染了,而不是空心菜本身有毒。

  至于吃完鸡蛋后吃柿子会上吐下泻,纯粹是危言耸听。我们现在吃的柿子都是经过脱涩处理的甜柿子,它所含的鞣酸含量其实非常低,甜型柿子在自然成熟后鞣酸的含量就很少了(0.5%以下),几乎没有涩味。正常饮食,根本不会导致形成结石。

  菠菜+豆腐会长结石?没那么容易!

  吃车厘子不能超20颗,低盐饮食“杀人”?

  无稽之谈

  谣言

  过年的时候很多网友调侃说要实现“车厘子自由”,可是一则谣言也开始悄悄流传,说车厘子含铁多,并含有一定量的氰甙,所以不能多吃,否则有“铁中毒”或“氰化物中毒”的风险。一次吃车厘子最好别超过20颗,吃完多喝水。

  另外,还有传言说,提倡低盐饮食的人无异于杀人犯,高盐饮食才是健康的,比如说胃酸是用盐作为原料,因此盐能促进消化。

  真相

  车厘子中确实含有铁,但每100克的含量只有0.3-0.4毫克。成年人每天的铁摄入量在10毫克左右,而“最高摄入限量”是45毫克。也就是说,靠吃车厘子来补铁并不靠谱,要想吃到“铁中毒”,需要吃至少10公斤。此外,车厘子中的氰甙存在于种子中,绝大多数人吃车厘子的时候都不会吃核,自然也就不会摄入。

  至于吃盐的多少,实际上胃酸的产生不是用盐作为原料,也不是由盐刺激分泌,少量钠就能满足机体的需求,而且钠无处不在,天然食物——比如牛奶、肉、水产品等食材中钠含量相对较高,新鲜的植物类食材中也含钠,常用调味品如盐、酱油、各种酱中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市售或家里做的加工制品,比如饼干、面包、薯片、方便面、挂面、加工肉类等食材中钠含量都很高。即便是口味淡的人也有钠摄入超标的可能性。所以鼓励低盐饮食的本质,目的是预防钠摄入过量引起高血压,保护心血管健康。

  别再为“亚铁氰化钾”纠结 今天起安心吃盐

  鸡蛋“土洋”“红黄”之争不息?

  其实营养一样

  谣言

  土鸡蛋更健康,更有营养。如何识别土鸡蛋,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蛋黄,蛋黄呈红色的,就是土鸡蛋。

  真相

  鸡蛋黄的颜色来自饲料中的色素,通常用玉米喂出来的鸡蛋颜色是淡黄色,用小麦、大米喂出来的鸡蛋是很浅的黄色。如果是散养鸡,吃的多是草和虫,会积累较多叶黄素等色素,导致蛋黄颜色深黄或偏红。为了调节蛋黄颜色,饲料里面可以人为添加很多种东西。比如天然的胡萝卜素、万寿菊粉、海藻粉、辣椒粉等,人工合成的比如斑蝥黄(又叫角黄素)。

  其实红心蛋和普通鸡蛋的差异只是微少的黄色素,营养价值并没有什么区别。另外很多人觉得土鸡蛋安全,“洋鸡蛋”是喂激素的,其实这是误解。洋鸡蛋之所以产量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品种。跟白羽肉鸡不同,这种鸡的“定位”不是长肉而是下蛋,根本不需要用激素,那只会添乱。散养土鸡蛋由于是散养,环境其实未必有控制,如果是没有污染的山林当然好,如果是农田附近、甚至工业污染源附近,那可就麻烦了。

 

相关阅读
  • “维生素D惊人作用”被曝光?盲目花钱远不如这样做…
  • 盘盘近年来让人哭笑不得的愚人节谣言
  • 火警119需要先付费才救火?纯属谣言
  • 5颗樱桃核会中毒?三月,撩拨情绪的谣言蠢蠢欲动
  • 联合国总部要搬迁?别逗了!联合国从未讨论过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9822737
吃货季来了,怎可因这些谣言辜负美食
4248
热点关注
新闻
扬子晚报
徐晓风
2019-04-03 14:56:45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