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国家网信办:中国的网络安全审查没有国别和企业之分
2016-09-08 15:22:17  来源: 网信上海   编辑: 石潇俊

  浙江辟谣网9月8日讯 9月7日,中央网信办、武汉市人民政府举办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在会上表示,两年来一些外国企业对此制度的态度从“抵制担忧”转为“理解配合”,中国的网络安全审查没有国别和企业之分,一视同仁。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9月19日-25日举行,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共同举办。

1.webp.jpg

  谈网络安全审查:党政机关云计算服务已接受安全审查

  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在会上表示,斯诺登事件给我国敲醒了警钟,一些国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提供产品服务的机会大面积搜去用户的数据来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是不能接受,也坚决反对的。
  他说,任何国家和机构都不能用信息技术优势来大规模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数据。“针对这个情况,我们怎么应对?我们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共同努力来推动建立网络空间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要公开公正透明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赵泽良表示,但不能仅停留在规则层面,还要有自己的手段和机制。加强网络安全审查,就是要督促监督信息产品服务提供者公平、公正、透明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和产品。
  “我经常和企业打交道,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安全不是企业说了算,要让规则和机制来说话、让标准来说话。网络安全审查就是推动建立这样的规则和机制,让大家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运行,我们不允许玩猫腻”。
  赵泽良说,一开始外企对这个制度的态度是抵制和担忧的,随着工作的推进,外企和国内的企业对这个工作是支持和理解的。
  他表示,网络安全审查不是针对哪个国家的产品和哪个企业的产品,只要发现问题,都会对其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国别和企业的区别,都是一视同仁的。产品提供者要作出法律承诺没有窃取用户信息,一旦被发现要承担责任。
  据他透露,目前为党政机关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企业,已进行了网络安全审查。“我们还在继续完善和探索网络安全审查,我们的目标是让网络空间更加公正公平,让网络服务对于消费者更加透明,让企业承担起责任”。
  我国网络安全审查制度规定,对进入我国市场的重要信息技术产品及其提供者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审查重点在于该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旨在防止产品提供者利用提供产品的方便,非法控制、干扰、中断用户系统,非法收集、存储、处理和利用用户有关信息。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将不得在中国境内使用。

2.webp.jpg

  谈电信诈骗:继续协调相关部门大力打击伪基站
  近段时间来,因群众收到“伪基站”信息而被诈骗的事件屡被报道。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于近日通过《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案。
  修订案加大了对非法使用无线电设备等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对利用“伪基站”进行电信诈骗等违反条例的行为,罚款上限由此前的5000元,最高拟提高至50万元。
  赵泽良在会上表示,电信诈骗已到了不可忍受、难以接受的程度。
  他认为,伪基站是导致电信诈骗频发的原因之一。几年前,中央网信办就按照中央部署,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伪基站的治理力度。公安部、工信部在打击伪基站上做了大量工作,也起到较好效果。
  “但由于技术的发展,伪基站的成本、技术门槛都在不断降低。伪基站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治,甚至近期又出现了复燃的苗头”。
  赵泽良认为,在移动系统设计之初,没有很好地考虑安全问题,因此在技术上彻底根治这种现象还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时候,由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这个现象或将得到根治。

  “中央网信办将会继续协调相关部门,加大对伪基站的打击。”他表示,解决伪基站,一方面要从法律和行政手段上加强治理。但伪基站的根治不意味着电信诈骗和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的根治。要解决后面的问题,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从法律、行政手段、标准制定等多个方面来综合治理。

相关阅读
  • 仅222家P2P网贷平台获经营许可证 浙江有54家
  • 合肥存量房交易税收政策调整?市地税局辟谣
  • “SK5病毒”致大连三人死亡? 公安部门已辟谣
  • 万科大结局和辟谣背后:恒大的入局和许家印的3万亿梦想
  • 义乌3镇入选2016全国重点镇系谣言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