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热点关注 正文
洪灾面前,靠什么终结谣言?
2016-07-18 15:31:23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石潇俊

  “长沙地铁灌水、过江隧道被封、金满地被淹”“武汉大暴雨后自来水可能会浊两三天,大家储备好用水”“芜湖市政府决定放弃方村保城市”“皖江水库已经有了裂痕,陶圩大坝毁了,十几人被冲走”……近期,个别网民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故意歪曲事实散布谣言,不仅造成了社会恐慌,也干扰了防汛抗灾工作的正常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谣言经过精心伪装在微信朋友圈传播,影响范围更广。朋友圈里的大多是亲朋好友,彼此信任度较高,因此谣言能够轻而易举地击穿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防备,迅速扩散。仔细分析这些谣言可以发现:有的谣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人们需要借助权威信息发布才能规避,有的只要稍微有点常识就能识别。

  比如,福建闽清县公安局通报了一条信息。7月10日,网民“黄某某”在网络上发布含有“闽清灾后死亡500余人,失踪110人”的信息,并在信息尾部加上“闽清县救灾指挥部”字样。且不说该消息中的数据是否准确,仅看“闽清县救灾指挥部”字样,就能发现这个机构山寨意味十足。一般来说,防汛抗旱工作,均由当地政府设立的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何来的“救灾指挥部”?倘若我们在看到该消息时能多些思考和甄别,就不会被谣言牵着鼻子走。

  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人们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显得非常必要。平时,我们不妨多关注一些防洪减灾、逃生自救等安全知识,在灾难来临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偏听偏信,用科学常识粉碎那些不靠谱的谣言。同时,在网络上看到让人质疑甚至恐慌的消息时,不妨多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面对谣言,除了需要公众不断提高科学素养,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之外,更要靠相关部门及时主动公布信息。尤其是一旦出了险情,相关部门千万不要藏着掖着,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压缩谣言生存空间,真正让谣言无处遁形。

相关阅读
  • 北大免疫教授辟谣“美国女博士揭秘免疫系统惊人真相”
  • 当心!不法分子冒充消防人员行骗
  • 辟谣 ▏新昌退伍军人因南海问题被召回?假的!
  • 开车忘带驾驶证属于无证驾驶吗?天津交警辟谣
  •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23家网络文化经营单位被查处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