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潮新闻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灭蚊鱼”是外来物种?还有人想养家里!最新提醒
2025-07-30 16:44: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 孔依群

近日

广东佛山投放“灭蚊鱼”相关消息

引发关注

不少网友对“灭蚊鱼”这种

灭蚊方式和灭蚊效果好奇

询问是否可以在家养

但是,也有网友担心生物入侵

影响当地的水域生态系统

  城管回应:“灭蚊鱼”不是另一种“食蚊鱼”

  针对网友疑问,据新华视点消息,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张华斌说,7月23日、24日,该局工作人员在禅城区的亚洲艺术公园人工湖部分水域累计投放4200尾鱼苗,其中鲢鱼4000尾、拉利毛足鲈200尾。另外,24日当天还在佛山中山公园的人工湖投放了1000尾土鲮鱼的鱼苗。

  张华斌说,此次当地投放的鲢鱼、鲮鱼都是本地鱼种,拉利毛足鲈则是一种常见观赏鱼,并且投放的水域相对封闭,这些鱼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控蚊效果,当地相关部门后续会持续监测、做好评估。

  不过他也提醒:“有一种鱼叫‘食蚊鱼’,跟我们投放的鱼不是同一个物种,坚决不能投放在水体中。”

  据了解,“养鱼防蚊”是一种蚊虫生物防治方式,鱼类中不乏食蚊“能手”。资料显示,全世界可以吞食蚊子幼虫的鱼类不下100种。

  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资料显示,“食蚊鱼”是原产于墨西哥和美国的一种小型鱼类,可以捕食蚊子幼虫,控制蚊子的数量和疟疾的传播,但性情凶猛、繁殖力强,造成与其侵入水域生态位相似的鱼类濒临灭绝,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带来极大威胁。

  网上有“食蚊鱼”在卖,但专家提醒……

  据红星新闻消息,多家网购平台有食蚊鱼售卖,网友晒的图显示,食蚊鱼体型较小,有网友评论原本聚集在水面的蚊子幼虫很快就没了。

  “食蚊鱼”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初就引进到我国,适应能力强,有研究院人员研究数据显示,一尾饥饿数天的雌食蚊鱼,一天内能捕食438条蚊幼虫。

  《环境与生活》在2014年发布的《广州投放食蚊鱼防登革热有风险 “灭蚊英雄”食蚊鱼功不抵过》这篇文章中提到,食蚊鱼已经在珠三角地区繁衍生息,站稳了脚跟。食蚊鱼耐污染、适应力强,繁殖能力高,对消灭疟蚊及其他蚊子幼虫有一定作用。

  食蚊鱼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有专家指出,食蚊鱼虽在当地存在多年,但不代表可以随意投放扩散。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潮新闻"或电头为"潮新闻"的稿件,均为潮新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潮新闻",并保留"潮新闻"的电头。

@潮新闻版权所有

潮新闻 Copyright © 1999-2021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