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健康体魄能“冻”出来? 这些“低温养生”误区请绕行
2021-01-13 14:07:01  来源: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 楼斯婷

  浙江辟谣网据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消息 没有最冷,只有更冷

  全国各地寒冷最近持续升级

  你被冻哭了没

  严冬之下

  有人热衷“低温养生”

  尝试冬泳、洗冷水澡等

  这样“贪凉”真的可以养生吗?

  又该如何正确的“低温养生”?

  一起来看看

  专家表示,所谓的“低温养生”,主要是指以降低细胞代谢速度,进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注重的是自然环境下低温对人体的调节。“低温养生”不能简单与“贪凉”画等号,如果通过冷水澡、冬泳、穿得少等来人为地降低体温,有时不仅无法达到长寿目的,反而会损害健康。特别是老人、儿童等体质较弱或患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欠佳、怕冷体质的人,更不能一味地追求“低温”,以防身体受冷后出现感冒、冻伤、上吐下泻等不适症状。

  某些低温习惯有助身体健康,比如饮食方面,低温烹调、少食偏热食物。低温能减少高温烹饪时致癌物出现的几率,又能最大限度保存食物中的养分,低温烹饪应以细火烹煮为佳,注意适当低温烹调。

  睡个“低温觉”也有利养生。人的体温晚间9点至11点开始下降,凌晨1点至3点降到低谷,清晨8时左右开始缓慢上升。夜间休息的时间正好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因此,冬季切忌熬夜,每天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此外,室温最好不要超过24℃,18-22℃最为适宜。

  “低温养生”同时

  切勿忘记防寒防冻

  这些御寒误区请绕行

  误区一

  穿衣过紧

  穿着衣物如果过紧,人体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比如鞋袜穿得过紧会导致脚部血流不畅,热量无法顺利到达脚部,脚反而觉得更冷了,长期这样,会导致冻疮。

  误区二

  冻后热水泡或用雪搓解冻

  血管在高温的水中时,会急速扩张,恢复正常温度后,血管又会急速收缩,这样反而会使冻疮恶化。此外,冻伤后也不宜用雪搓解冻,这种做法不仅不会缓解冻伤,反而会加重病情,导致皮肤红肿,起水泡等。正确的做法是用37℃左右的温水慢慢浸泡,逐渐加温,逐步恢复血液循环。严重冻伤者应及时赴医院就医。

  误区三

  常吃火锅保暖

  火锅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宜。冬季气候干燥,火锅调料又偏于温热,如有口干舌燥、手足心易热等属中医气阴两虚者,应少食或不食火锅。高血压、胃病患者不宜食辣。

  误区四

  关紧门窗保室温

  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此外,在饮食中注意多吃蔬菜、海带等抗污染食物,以保持人体内清洁。

  误区五

  睡觉蒙头可避寒

  其实,被窝里空气混浊且氧气有限,很容易把大量有害物气体吸入体内。早晨一觉醒来,不仅没有达到休息的目的,反而常常会使人感觉恶心、头晕、胸闷、脑胀。因此,睡觉时一定要将头、脸露在外面,青少年儿童尤其应该如此。

  误区六

  冬季寒冷不适宜锻炼

  冬日里锻炼,可以有效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同时坚持锻炼后,人的抗寒能力会明显加强。在运动前,要保护好易冻部位,运动时不宜张口呼吸,避免冷空气进入肠胃道。值得注意的是,冬日锻炼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6点之后。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熊类都要冬眠,所以大熊猫也要冬眠?
  • 全国物流将于1月7日前陆续停运?老谣言又热传
  • 上海中小学提前放寒假?谣言
21962336
健康体魄能“冻”出来? 这些“低温养生”误区请绕行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1-01-13 14:07:01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用快速、准确、全面的真实信息阻止谣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