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造谣必被惩丨网上造谣传谣后果你了解吗?
2019-11-01 09:23:00  来源: 云南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官方微博   编辑: 张安阳

  网络流传的这些谣言你都见过吗?你曾中过招吗?

  更有甚者,你转发过吗?

  这些造谣者,有些是因为好玩,有些是因为起哄,甚至有些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网络知名度,就随意在网络上造谣传谣,引起民众恐慌。然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必被惩。

  那么,造谣传谣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刑法修正案(九)》在现行刑法第291条中增加: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面对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除了故意发布造谣信息的人以外,很多网民会将这些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转发,善意提醒朋友同事,这些网民虽然在主观上没有恶意,但如果达到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仍然会被给予相应处罚。

  所以小编提醒广大网民:

  1、要树立文明上网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造谣;

  2、不轻信网络谣言,不传谣;

  3、遇到似有模板的谣言信息时,善用检索工具;

  4、遇到不确定的信息时,仔细观察细节纰漏、信息来源,可求助科普权威;

  5、遇到谣言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6、个人合法权益因他人造谣而受侵害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保护自己。

相关阅读
  • 内蒙古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50人?谣言
  • “农商行破产”?河南一女子造谣被行拘
  • 秋天太干水果来补 关于水果的几大谣言,你中招了吗?
  • “驾驶证满30年后自动降级”?真相来了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1291912
造谣必被惩丨网上造谣传谣后果你了解吗?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云南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官方微博
2019-11-01 09:23:00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媒体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用快速、准确、全面的真实信息阻止谣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