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小心儿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2019-08-19 14:46:36  来源: 新华社(文章内容有删减) 翟永冠 董小红  编辑: 白璐

  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送进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滥用保健品反造成身体损害

微信图片_20190819144414.gif

  6岁的林林因为尿急、尿频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高钙尿症导致的尿路感染。林林父母说,孩子每天都吃从国外买来的补钙产品。医生评估后认为,林林是因为钙摄入量过多导致高钙尿症。长期高钙会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吸收,造成免疫力低下、贫血、厌食等症状。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朱华说,因滥用保健品导致儿童身体损伤来求医的案例并不少见,问诊发现,不少家长都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或者觉得应该提高免疫力就给孩子服用,有的孩子长期服用某类保健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

  天津市儿童医院营养科医生杨军红表示,合理饮食、正常发育的孩子一般并不需要额外服用保健品。过多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可能产生负面作用,有的保健品还含有激素,过量服用会对孩子成长造成损害。

  产品宣传夸大其词 涉嫌虚假宣传

微信图片_20190819144448.jpg

  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品的广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但不少儿童保健品在销售时会暗示家长产品是健康所需或具有预防治疗功能,涉嫌违法。

  “用于治疗缺锌引起的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用于治疗因缺钙引起的疾病”……这样宣称有治疗或预防作用的儿童保健品比比皆是。

  一些实体店销售人员更是极力夸大保健品的功效。有家长反映称,孩子近视,自己曾购买了一款号称进口的美国叶黄素儿童护眼保健品,销售员说“能有效抵抗孩子视力下降,提高眼部免疫力”,“花了几千元,孩子吃了半年,一点效果也没有。”

  还有一些根本不适合儿童的保健品也宣传对孩子有好处。比如,红景天是一种不适合青少年服用的产品,此前,国家食药监管部门发布的案例中,有销售商宣称“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以往上课犯困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全天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面貌”,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专家提醒,家长要提高科学素养,正确对待儿童保健品的广告宣传。不要盲目相信广告里的用语,不要轻信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如果确有必要,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及营养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科学进行药物治疗及添加营养补充剂。

相关阅读
  • 咽喉不适就含西瓜霜?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 号称治便秘又减肥的日本网红小粉丸到底安不安全?
  • 招生谣言“众生相”:高大上“傍官网”善伪装
  • 魏欣欣的录取通知书怎么年年有?老谣言了
  • 不信谣,不传谣,科学看待腺病毒感染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0836847
能预防和治疗疾病?小心儿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新华社(文章内容有删减)
翟永冠 董小红
2019-08-19 14:46:36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pyw/pyxw/201908/W02019081953194997930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