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网络兼职刷单能赚钱? 暗藏陷阱谨防受骗
2019-06-22 14:51:59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闫丹丹  编辑: 凌鑫

微信图片_20190622145043.jpg

  “足不出户,日进斗金”“正规平台,诚邀刷单,按条结算,轻松上手”……五花八门的兼职刷单广告“走入”人们的视野,家庭主妇、没有稳定收入的年轻人加入刷单大军。那么,兼职刷单真的能赚到钱么?

  网络兼职“刷单返利”,钱还特别多?

  购买一件商品,不仅本金全款返还,还能每单返利,这种好事怎能错过?事实上,这种“馅饼”只是骗子的“套路”。

  案例:

  小张第一次刷单后,对方将98元本金和6元返利一起通过支付宝返还。之后,小张又刷单多次,共计1.8万余元,对方找各种理由拒绝退还本金和返利。小张最终意识到被骗,赶紧报警。

  真相:

  刷单组织者承诺“刷客”只要拍下指定商品并截图发给他们,不仅能拿到佣金且本金也能退还。然而,这只是引诱受害者入套的伎俩。第一单退还本金并付佣金为的是赢得受害人的信任。随后,刷单组织者会逐渐加大刷单任务的金额,并同时提出“必须刷满3单以上才能结算”等理由,诱骗受害人投入大量本金,而受害人在付款之后却再也等不来“本金和佣金”。

  兼职刷单套路多 

  朋友圈刷单广告暗藏陷阱

  近年来,微信群、朋友圈成为刷单广告的重要渠道,相信“微信刷单兼职,在家轻松赚钱”的网友,事后直呼上当受骗。 

  案例:

  魏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友发的“刷单”广告,对方承诺只要拍下商品链接、完成支付并给予好评,就会全额退款,相当于将购买的商品作为赠品送给她。魏女士按要求操作之后,对方不仅没有退款,反而将魏女士“拉黑”。事后,魏女士得知,这位微信好友早已将微信号转卖给他人。

  真相:

  刷单组织者通过购买的个人微信号(“僵尸号”)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虚假、诱惑广告后,再伺机实施诈骗行为。

  切莫尝试当“刷客” 兼职刷单涉嫌违法

  2016年10月,发改委、公安部等七部委携手阿里巴巴、腾讯等八家互联网公司共同签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书》,组建反“炒信”联盟,共享“炒信”黑名单。《电子商务法(草案)》中亦规定不得“以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有偿或者以其他条件换取有利评价等形式,为自己或者他人提升商业信誉”。福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网络刷单是违法行为,组织刷单者最高将面临200万元罚款,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除了组织者,刷客也是违法的。虽然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法律条款认定刷客的法律责任,但可根据《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认定。

  法律专家认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刷客明知涉及虚假宣传还主动参与刷单,实施了侵权行为,将被视为共同侵权,对消费者的损失负有连带赔偿责任,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

  请各位网友不要轻信网络刷单等网络兼职招聘信息,更不要轻易往对方账户打钱。“刷单”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可能存在欺诈消费者、不正当竞争等问题,广大网友切莫“助纣为虐”。

微信图片_20190622145037.jpg

相关阅读
  • 四名散布网络谣言者,被龙游警方依法惩处!
  • 宁波将升格为第五个直辖市?别信!这是3年前的网络大忽悠
  • 强制要求游客一小时花两万?低价旅行团背后套路有几多
  • 造谣华为内部有间谍者,已被警方依法拘留!
  • 5月十大热点谣言 | 及时回应信息 压缩谣言空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0391746
网络兼职刷单能赚钱? 暗藏陷阱谨防受骗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闫丹丹
2019-06-22 14:51:59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