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气象辟谣:谣言止于“治者”
2019-03-05 11:09:54  来源: 中国气象报 通讯员 李连伟 陈浩  编辑: 白璐

  谣言止于“治者”

  2019年的首场降雪为河北省披上了一层银装,石家庄、邢台、保定等地借机进行人工增雪,以“壮”雪势。

  然而,就在大家享受雪趣的同时,一则信息正在朋友圈里迅速扩散,“我们这里下雪用的是人工增雪的方式,由于人工增雪用的炮弹含有碘化银,所以降雪中会含有银。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吃雪,玩雪后要及时洗手,防止碘化银对皮肤造成伤害。雪融化后的三四天要佩戴口罩,因为这是碘化银漂浮物最多的时候……”

  看到这则信息,河北省气象局的人都坐不住了,纷纷拿出《人民日报》2018年9月29日9版的《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论证 关注人工影响天气同生态环境关系》一文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辟谣。同时,《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光明网等媒体也分别将采访气象专家的相关内容发布在网络、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辟谣。

  河北省气象台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郭迎春说:“首先,不管是否是人工增雪,小朋友们在玩耍时都不应该吃雪。这是因为,雪花是水汽在高空中遇冷凝结形成的,水汽在形成雪花的过程中会与大气中的尘埃、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等结合,虽然看上去洁白,但其实并不干净,吃雪或直接饮用雪水都易引发疾病。”而针对“人工增雪用碘化银危害健康”的说法,郭迎春解释,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咨询评议委员会曾组织环保部门、高校、气象等领域的专家,对碘化银等催化剂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证。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组认为,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碘化银催化剂用量少、分布范围广,单位体积所产生的银离子浓度远低于国际和国内水环境质量标准,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谣言就此销声匿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再加上人们对专业知识认知不足,类似“今年将迎来近30年来最冷冬天”“紧急通报,史上最冷春节将至”“我省将出现1992年以来最寒冷的天气”等气象谣言不时出现。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再加上刻意渲染,极易造成公众恐慌。

  为此,河北省气象局完善了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制度,建立宣传策划制度和通讯员、媒体记者通联制度,推动气象宣传科普工作融入地方宣传科普主管部门的重大部署、重要活动之中,建立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

  “雾天能见度差,开车一定要慢,切忌跟车,注意不要开远光灯,远光灯射出的光线会被雾气反射,造成对路况的误判。”近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有大雾出现,省气象服务中心制作了一分钟的科普小视频,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提醒司机注意行车安全;同时制作了大量气象科普短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帮助公众正确应对生活中的难题。

  此外,2018年,河北省气象局还联合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开展以“冀望风云 燕赵科普行”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普及气象知识,直接受众两万余人。


相关阅读
  • 酒中残留草甘膦致癌?拨开迷雾见真相
  • 2019独生子女补贴 有新政?有误 别再传了,金华还没有这笔补助费
  • 日本欲向中国人收取“二维码使用费”?
  • 这些关于癌症的说法确是谣言无疑
  • 有驾照的哭了,2019要“自动降级”?速看真相!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9593502
气象辟谣:谣言止于“治者”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中国气象报
通讯员 李连伟 陈浩
2019-03-05 11:09:54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