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辟谣课堂 | 破解网络辟谣滞后性难题
2018-12-18 14:51:31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编辑: 江小来

  【实战篇】

QQ图片20181218144756.png

  一、“私下沟通”比“当面指出”更易于接受

  人选择相信一个信息,实际上已经选择性吸收了(该信息),能够转发这条谣言多半是心里已经认可,当然也不排除是为了求证到底是否真实而转发。所以辟谣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私下沟通可能比当面指出“这是谣言”更便于接受。

  二、发动网民“拼出”真相

  信息拼图是说在具备相近观点的一些信息中,这些信息碎片就像拼图一样,事件上相合的信息碎片就会拼接起来。如果是真实的信息拼接起来,就是真相;如果是虚假的信息拼接起来,可能就是虚假信息。网络时代大家随时随地可以发信息,也可以有更多角度去拼接信息。一个谣言传播开来后,网民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验证,通过“我发一点儿、你发一点儿”,多角度拼接还原事实真相,这就是发动网民力量来辟谣。

微信图片_20181218144831.jpg

  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事业单位或者媒体

  都需要共同努力去维护公信力。

  辟谣工作的滞后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正所谓“辟谣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满天飞”了。功夫应该在日常,如果政府提高公信力,媒体提高权威性,企业、单位、机构能够维护声誉,广大的网友能够提高辨识力,辟谣工作的滞后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比如,一个针对企业的谣言出现了。如果该企业声誉很高,完全可以迅速公开信息,辟除谣言。同时,迅速跟进的媒体也有足够的权威性,那么大家肯定愿意相信媒体发布的真实信息。但是如果企业、媒体平时没有积累权威性,即使辟谣,大家也可能不会相信。

  政府也是如此。如果政府的公信力足够高,在出现一条与公共事件相关的谣言时,政府第一时间辟谣,大家一定会相信。

  所以,不管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事业单位或者媒体,都需要共同努力去维护公信力。而我们个人就需要在谣言出现后,更加理性地去判断。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我们不要卷入过多的情绪,先理性判断再发表意见。

微信图片_20181218144905.jpg

相关阅读
  • “石家庄19日解除限行” 别信!这是“旧闻”
  • 大蒜能治鼻炎,能检测地沟油?细数与大蒜有关的4个谣言
  • 又是一年雪花飘 带你回顾冬季的“谣言”老梗
  • 为推销自家商品造谣 终自食其果被行拘7日
  • 真有一闻即晕、控人神志的“迷魂药”吗?一文说清这个流传多年的谣言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9018253
辟谣课堂 | 破解网络辟谣滞后性难题
4252
辟谣新闻
新闻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18-12-18 14:51:31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