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网上流传致癌谣言 医学专家逐一辟谣
2016-11-29 10:15:58  来源: 三亚日报 辟谣  编辑: 冯一伦

  蓝色洁厕块会致癌;玉米油、葵花籽油做菜致癌;筷子3个月不换可诱发肝癌……一条条触目惊心的“健康提醒”在微信、微博上被频频转发。这都是真的吗?近日,专家总结了一些在朋友圈流传较广的致癌谣言,逐一辟谣。

  蓝色洁厕块致癌

  【谣言】:蓝色洁厕块只适合有双供水系统的国外楼房,国内几乎没有这样的供水系统。由于主阀门和分阀门没有单向止回阀,在负压的作用下,带有强致癌致病的污染水会反流进自来水系统,引起癌症等几十种致死疾病。

  【辟谣】江苏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陈仕林教授介绍,目前还没有临床病例能证明蓝色洁厕块致癌。这些化学元素对于人体的危害,可能还是体现在刺激性上,所以也不建议频繁或长时间接触这类物质。

  口香糖致癌

  【谣言】:口香糖中的天然橡胶虽无毒,但制作过程中所用的白片胶是加了毒性的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刺激肠胃,引起不适。口香糖中的代糖阿斯巴甜也是致癌物。

  【辟谣】口香糖中会含有一定的添加剂和代糖阿斯巴甜,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介绍,从理论数据分析,一个人只要不是每天成斤地摄入,就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玉米油、葵花籽油做菜致癌

  【谣言】:有微信文章援引了一位马丁教授的观点,他发现植物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醛类物质,醛类物质有潜在的毒性,可能导致心脏病、癌症、痴呆等。该教授发现,当被加热到180℃一段时间后,相比葵花籽油和玉米油,黄油、橄榄油、猪油产生的醛类物质会少很多,椰子油情况最好,因此他建议不要用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了。煎炸可以用黄油。

  【辟谣】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王东旭说,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中国人的饮食烹调习惯和西方有一定差异,后者以煎、炸为主,而中式烹饪方法包括炒、蒸、炖、熘、汆、煮等多种方式,比如急炒、清蒸等方式中,一般不会出现长时间高温煎炸。需要指出的是,各种油都不建议长期单一食用,经常更换食用油种类更有益健康。

  筷子3个月不换可诱发肝癌

  【谣言】:普通筷子使用3-6个月后,由于食物、洗涤剂及空气、餐柜内残留物附着,颜色会发生改变。此时,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严重发霉的筷子会滋生黄曲霉素,该物质已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

  【辟谣】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刘欣说,木质和竹质的筷子,一定要保证干燥,如果没有发霉而且干净清洁,不一定非要3个月就换一批。但是,筷子一旦出现霉斑,就要立即更换。因为发霉的筷子,有可能被黄曲霉素污染。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是剧毒物质,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致人死亡。

  木质和竹质的筷子应定期用沸水煮半小时,放置在空气中晾晒干燥再使用。尽量不要把筷子放在密闭空间里,洗筷子时不要一把抓着用洗洁精猛搓,这样容易使筷子变粗糙,产生细小的凹槽、裂纹,导致微生物残留。

  味精致癌

  【谣言】:味精被加热到120℃时,谷氨酸会变成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

  【辟谣】王东旭说,100℃温度加热半小时,仅有0.3%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加热1小时才有0.6%的味精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味精致癌这说法不可靠。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食用味精并没有大问题,但是,孕妇和婴幼儿最好不要吃含味精的食物。此外,医生会建议一些患者低盐、低钠饮食,味精最好也不要吃,味精中含钠,虽然量不多,但也要注意。

  6号杯盖致癌

  【谣言】:每个塑料容器底部都有一个三角符号,类似于“身份证”,代表塑料回收标志。三角框内的数字从1至7,对应不同材料。6号杯盖的材料是聚苯乙烯,也被标识为PS。重点是,这种塑料材质在高温下会熔解出有毒物质,长期饮用可能致癌,建议不带盖喝。

  【辟谣】塑料杯盖上的数字对应的是材质。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看,一个热饮杯盖中苯乙烯单体的迁移量为3.75微克,而一根烟则有20-48微克,香烟远比杯盖危险。国际卫生和粮农组织制定的苯乙烯暂定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为0.04毫克/千克。对于体重为120斤的人来说,每日最大容许摄入量是2400微克。要达到这个危害量,相当于每天要饮用约107杯热饮。


相关阅读
  • 年龄越大需要的睡眠越少?假的
  • 今年圣诞节不办理结婚登记 真的假的?
  • 网传长吉高速车祸死亡十几人?官方辟谣
  • 小车司机撞人后被便衣警察抓捕?网传视频系拼接而成
  • 网传温州某大学女生被4名黑人性侵?系谣言!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