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报警手势”成就辟谣经典案例
2016-04-12 08:07:54  来源: 扬子晚报 周茂川  编辑: 石潇俊

  浙江在线04月12日讯昨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最新国际通用报警手势”刷了屏(详见本报今日A6版)。然而短短一天时间,这条迷惑性极强的"谣言”就迅速得以澄清,成就了一场新媒体时代如何辟谣的经典案例。

  当一条顺应人们心理的"善意谣言”遇上基于熟人建立的"微信朋友圈”,一般情况下想辟谣应该是颇费周折,这次的"神速”究竟神在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次的关键正是在一个"快”上。

  首先是警方行动快。正当谣言甚嚣尘上之时,包括江苏警方在内,几乎全国各地的警方都迅速行动起来,对该事件进行辟谣,关键词也高度统一:"警方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报警手势”。事实上,正是因为警方的快速反应,让谣言迅速降温、湮没。

  新媒体时代,辟谣最关键的其实正是政府部门的快速反应,很多时候谣言扩散,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门的缺位。当真相迟迟不露面,谣言势必会风生水起。

  其次是媒体反应快。几乎是和警方同时,包括扬子晚报在内的主流媒体都第一时间刊载了辟谣的消息。拿我们扬子晚报来说,更是在官方微博、微信、"扬眼”客户端、扬子晚报网轮番发布辟谣消息,媒体的公信力以及传播力度,让正本清源的声音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还有就是部分网友脑筋转得快。谣言刷屏朋友圈之时,有些人可能是下意识地转发,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现出了理性和谨慎。"既然有这样的报警手势,为何国家从来没有推广过?”"世界各国的报警电话都不一样,凭什么这个手势能国际通用?”"一个陌生人一脸希冀地捏着兰花指在你面前晃,你会想到去报警?”……很多网友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事实上,正是这些有着质疑精神的网友有效阻止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而他们,也为我们普通网友树立了榜样。在传言面前,谨慎发声、积极求证,才不会成为谣言的免费传播机。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