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2日讯昨天,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最新国际通用报警手势”刷了屏(详见本报今日A6版)。然而短短一天时间,这条迷惑性极强的"谣言”就迅速得以澄清,成就了一场新媒体时代如何辟谣的经典案例。
当一条顺应人们心理的"善意谣言”遇上基于熟人建立的"微信朋友圈”,一般情况下想辟谣应该是颇费周折,这次的"神速”究竟神在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次的关键正是在一个"快”上。
首先是警方行动快。正当谣言甚嚣尘上之时,包括江苏警方在内,几乎全国各地的警方都迅速行动起来,对该事件进行辟谣,关键词也高度统一:"警方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报警手势”。事实上,正是因为警方的快速反应,让谣言迅速降温、湮没。
新媒体时代,辟谣最关键的其实正是政府部门的快速反应,很多时候谣言扩散,主要原因就是政府部门的缺位。当真相迟迟不露面,谣言势必会风生水起。
其次是媒体反应快。几乎是和警方同时,包括扬子晚报在内的主流媒体都第一时间刊载了辟谣的消息。拿我们扬子晚报来说,更是在官方微博、微信、"扬眼”客户端、扬子晚报网轮番发布辟谣消息,媒体的公信力以及传播力度,让正本清源的声音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还有就是部分网友脑筋转得快。谣言刷屏朋友圈之时,有些人可能是下意识地转发,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现出了理性和谨慎。"既然有这样的报警手势,为何国家从来没有推广过?”"世界各国的报警电话都不一样,凭什么这个手势能国际通用?”"一个陌生人一脸希冀地捏着兰花指在你面前晃,你会想到去报警?”……很多网友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事实上,正是这些有着质疑精神的网友有效阻止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而他们,也为我们普通网友树立了榜样。在传言面前,谨慎发声、积极求证,才不会成为谣言的免费传播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