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工作动态 正文
自然灾害发生时谣言频现 造谣者应依法从重处罚
2019-09-02 11:51:10  来源: 法制日报(文章内容有删减) 记者 孙安清  编辑: 白璐

  近期,台风天气频发,从“利奇马”“白鹿”到“杨柳”……台风期间除了狂风暴雨,还有各种谣言满天飞:街头惊现鳄鱼、今晚地面井盖全部打开排水、隧道山体滑坡……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为何谣言频现,应该如何治理?

  台风过境谣言频现 引发市民恐慌情绪

  8月中旬,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我国东南沿海强势登陆,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事件。然而与台风一起登陆的还有各类谣言,台风裹挟谣言,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引发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吴立志表示,重大自然灾害谣言产生后,在政府公布的信息不透明或不及时的情况下,谣言就会蔓延,不仅造成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下降,还会带来重大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这在国内不乏先例。如2010年“预报山西有地震”的谣言传播后,民众冒着寒风涌上街头,出现了从深夜0点到清晨6点集体“等地震”的场景。

  “出于个人报复、嫉妒或其他目的发布的重大自然灾害谣言,还极易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吴立志说,以“街头井盖全部打开”这则谣言为例,如果有市民轻信网络谣言,可能会有“热心人”主动帮忙打开井盖泄洪。但如果城市马路井盖被私自打开,没有做出明显的标识,也没有人值守,将给过路的行人、车辆带来极大的危险。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后导师缪青认为,网络谣言的大肆传播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动因,例如人们在面对不确定和不安全的突发状况时,如果缺乏及时的科学知识引导和相关真相的权威发布,就不容易识别和过滤谣言。

  快速通报联动辟谣 构建快速打假网络

  “青岛崂山仰口隧道出现泥石流”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后,经当地警方核查,系网络谣言,并及时发布辟谣信息。经深入调查,系徐某涛编造的谣言。徐某涛供认,明知不是青岛仰口隧道发生的泥石流,仍编造谣言在微信群中传播,导致大量网民转发扩散,造成不良后果。徐某涛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当地警方对徐某涛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据了解,对于造谣者除了行政处罚之外,严重者还可能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智为’。”缪青认为,虽然治理灾难谣言的法律法规已经较为健全,但鉴于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迅捷和海量,按部就班的核查求证——辟谣的传统方式显然是不够的,构建快速反应和及时打假的机制势在必行。这需要从制度建设到公众参与的一系列创新,包括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形成多方参与的打假格局。

  “从大量观察来看,相当一部分反复出现的谣言,其发作模式带有相似性,应当建立快速反应、及时打假的数据库,对反复出现的谣言进行梳理、分类,以利于快速反应模式的构建。”缪青建议,政府应建立可操作的防灾救灾标准体系,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在危机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持理性和秩序。灾难谣言有效应对的前提是要通过舆情监督、公众举报等途径尽早发现谣言,并在对谣言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公布权威信息、多渠道澄清信息等手段及时辟谣、准确辟谣,才能使谣言无处可传,无人可信。

  此外,缪青还建议,政府应为专业人士、公众志愿者参与打假,例如对询问、资讯查证及打假褒奖等提供平台,构建好方便快捷的举报机制与快速反应的打假网络,像对付酒驾一样及时从重处罚造谣者,一旦多方参与的打假网络形成,完全能在第一时间制止网谣的传播。

  青岛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认为,媒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大众传播正面引导舆论的功能,配合政府部门共同应对灾难谣言。首先,要主动与灾难处置等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让公众了解灾难实情和政府部门采取的处置措施。其次,谣言出现后,要在及时发布权威真实信息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剖析谣言的荒谬和不可信之处,协助政府部门辟谣,引导公众不信谣、不传谣,让谣言没有传播的空间。

  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敏认为,对于公众而言,终结谣言除了要依靠政府和媒体,还要依靠自身。面对灾难谣言时应保持冷静,尽量通过科学分析作出初步判断,对没有证实的信息不盲目相信、盲目传播,这才是理性对待谣言的方式。

相关阅读
  • 盘点8月十大热点谣言 你信了几个?
  • 读图 | 这些养生谣言你信了几个?
  • 遂昌农村有猪瘟病在传播?假的!
  • 台风都过去了 8月这些谣言也别再“吹”了
  • 关于台风的这些误区你应该避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10929986
自然灾害发生时谣言频现 造谣者应依法从重处罚
4249
工作动态
新闻
法制日报(文章内容有删减)
记者 孙安清
2019-09-02 11:51:10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