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浙江在线首页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指导单位: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通信管理局主办单位:浙江省网络文化协会 浙江省互联网协会

承办单位:浙江在线 浙江卫视 民生996 新蓝网协办单位:19楼网 新浪浙江 腾讯大浙网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正文
食用油烧热变成了“沥青”?网传视频背后的真相是……
2017-07-13 09:56:27  来源: 上海辟谣 祖北辰  编辑: 江小来

  食用油烧热后变成“沥青”状就代表是“问题油”?

  近日,一条反映“问题油”的小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吓坏不少网友。在这段视频中,有人一边从油锅里捞出褐色、粘稠的液体,一边解说“这是从超市购买的大豆油,烧热之后会变成沥青一样,还会结块……”

  视频截图


  超市里的的食用油真的有问题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查证后发现,其实视频中的油在加热后变成深色粘稠状是一种正常现象,所有的食用油在持续高温条件下,都会因氧化裂解形成黑褐色的胶状物。目前,已有多地食药监部门对此现象展开检测,进行了辟谣。


  近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官方平台上发布了实验视频。实验人员从超市里买了3种最常见的封口完好、原厂包装的食用油,分别是玉米油、花生油和米糠油。随后将每种食用油各倒入量杯20毫升,再把食用油倒入锅内进行加热实验——


  把1号样品倒入到锅内加热,在加热快结束时,油锅中产生大量的烟,锅里有一些沥青状的物质出现。

  1号样品加热后截图


  接着实验人员对2号样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产物,跟1号实验非常类似,同样都是黑色的、粘稠的物质,并且还有一些固体物质存在。

  2号样品加热后截图


  3号样品的加热实验没有像1号、2号样品加热那么剧烈,生成的固体物要比1号和2号样品少一些;但它仍然出现了黑色的液态物质,就像“沥青”一样。

  3号样品加热后截图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食用油在加热后都不同程度地变成了黑色、粘稠状物质。对此,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食用油长时间加热后变成黑色粘稠状并不意味着就是“问题油”。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它在经过加温处理之后,会裂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在进一步加热之后,它会继续裂解、褐化,产生一些黑褐色胶状物质。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此前也有不少消费者在加热食用油时出现视频中的现象,不少媒体曾发文对此进行澄清。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李洪军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公开表示,任何品牌的食用油,在经过燃烧或者过度高温加热后,都会发生化学变化,烧干后形成一层黑色的胶状物。专家还表示,食用油在超过180℃后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进而产生苯并芘、多环芳香烃等有害的化学物质,为了身体的健康,炒菜时不应将油温烧得过高。此外,长时间燃烧后的食用油一般会产生一些致癌物,是不能食用的。


  上海辟谣平台提醒:长时间加热食用油会使油的本身发生化学变化。网友们平时在烧菜时,要尽量避免对食用油进行高温、长时间的加热,煎炸后的食用油也不宜反复使用。


相关阅读
  • 泉州女子喝农药找不到家人? 警方辟谣:假的!
  • 鹿城水心有女孩被杀?这是假消息,切莫传谣!
  • 辟谣!林州货车侧翻伤人是假消息 视频发布者被拘
  • 网传瓯海新桥游泳池漏电发生事故?真相却是...
  • 女子拍洪水失手将怀中孩子掉下河?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闻绘报】2015“浙”些不靠谱的谣言,你相信吗?
  • 如何制止朋友圈的这些谣言?
  • 寨卡病毒与小头症的四大谣言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