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被“毒”果农折2683万元
尽管北京三次大规模的权威检测均为草莓“平反”,但“毒草莓”事件仍然让京郊果农吃了挂落。《法制晚报》记者上午获悉,半个月来,昌平区6000栋草莓日光温室已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2683万元,观光采摘游客骤降21万人次,草莓的身价也随之暴跌一半多。
今天(13日),北京市网信办、市科协指导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委会召开的2015年度第七次会议,再次辟谣“吃草莓致癌”。
据昌平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虽几经辟谣,但由于之前“草莓残留乙草胺超标致癌”的报道流传甚广,昌平草莓的销量还是遭遇了“滑铁卢”。
4月27日以后连续几天,北京传统的大市场、大超市纷纷停止购买草莓,已经导致草莓主产区昌平草莓滞销,价格大幅下降,种植户和经营户损失惨重。往年五一期间,前来采摘的市民天天“爆棚”,今年却只有寥寥数人。
根据工作人员调查,乙草胺事件对昌平草莓产业的影响颇为严重。经统计,每栋日销量由8.26公斤下降至1.5公斤。草莓的身价也由每公斤39元暴跌至16元。草莓的人气也受到重创,每栋日采摘人次由之前的2.43人次下降至0.06人次,人气骤降。
据统计,自事件发生至今已半月有余,昌平全区6000栋草莓日光温室已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2683.26万元,观光采摘游客骤降了21.33万人次。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草莓种植户的积极性明显下降,繁育种苗企业也表达了对昌平区草莓产业未来发展的担忧。
市科协专家表示,我国之所以没有制定草莓的乙草胺农残标准,是因为正常情况下,种植草莓是用不到乙草胺的。而且草莓的生长周期远远超出了乙草胺的残留期,消费者不可能购买到残留量超标的草莓。
此外,昌平区开始不定期抽检测草莓样品,对农产品规模种植区、种植大户100%纳入监控范围。
解读“检测”如何辨真假
据北京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秘书长潘立刚博士介绍,再看到类似“检测出真相”的消息,可以用5条标准对照判断是否可信:
检测样品要具有代表性和公正性
检测设备和检测的方法及标准要符合相关要求
检测机构具有相关资质。相关资质一般多指中国计量认证
检测结果应进行验证,检测样品应留存供日后再验证
检测结果的信息交流与公开要慎重,避免误导消费者和公众
回放“毒草莓”风波
4月26日,有媒体随机在新发地、昌平采摘园及路边草莓摊,购买草莓样品送到北京农学院进行检测。检测显示部分样品乙草胺残留量超标7倍多。节目引用专家观点称或具有致癌性。
4月27日至30日,市农业局、昌平区农业局等对全市草莓市场抽检,175个样本均未检出乙草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