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辟谣新闻 正文
发苦瓜子比砒霜毒68倍 专家:并非都有毒
2014-08-12 11:04:03  来源: 广西新闻网    编辑: 石潇俊

   浙江在线08月12日讯 这几天,网上有一条微博很受关注,这条微博主要讲的是吃瓜子。

  微博大致是这样说的:如果吃到带有苦味的瓜子后,请马上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因为这种瓜子可能导致肝癌!因为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毒性是砒霜的68倍,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这样的消息,让不少爱嗑瓜子的人坐不住了,人们不禁要问,发苦的瓜子真有这么大的毒性?8月11日,记者对这条微博进行了求证,有营养专家称,黄曲霉毒素毒性确实强,但苦的瓜子未必一定含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毒性很强但并非苦味瓜子都有毒

  这几天在微博上,热传一条跟瓜子有关的消息,声称如果吃到苦瓜子,要马上吐掉,因为里面含有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这可把爱吃瓜子的人给吓到了,苦瓜子真有这么大的毒性吗?

  对此,自治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陆光成说,瓜子有苦味跟它变质发霉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南方天气温暖湿润,农作物容易长霉变质,如果感染了黄曲霉菌,就会产生让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有苦味的瓜子确实有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一颗苦味的瓜子都是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

  “发苦的瓜子也可能是被炒糊了或者虫蛀了,而且瓜子中含有40%-50%的脂肪,放久了其中的脂肪也会被氧化,从而产生苦味。”陆光成说,所有的农作物都会有发霉的情况,特别是在南方的这种天气,存放不好容易滋生霉菌,而其中的黄曲霉毒素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

  “吃到苦味大多是因为瓜子确实变质了,但有些变质的瓜子却不一定会有怪味。”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学校卫生所副主任医师方志峰认为,有些变质的果仁是尝不出味道的,也会有可能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坚果类最易霉变但偶尔吃到几颗没事

  “偶尔吃到一两颗苦味瓜子不要紧,因为要引起中毒还需要条件。如含黄曲霉毒素的食品,一次性进入人体的量比较大,或者长期误食,才会中毒。”陆光成说,误吃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中毒,主要表现在肝功能的转变,严重者还会导致肝癌。

  方志峰说,由于黄曲霉毒素会在体内积累,较难排出,为此,市民在食用瓜子时,要控制好量,一天10-20克最好。此外,瓜子内的油脂较丰富,大量食用对身体也不好。

  “变质的食物,通常都是受到了霉菌的感染。”方志峰说,花生、瓜子、杏仁等坚果类最易霉变,滋生黄曲霉菌,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如果发现霉变食物一定要丢掉,万一不小心吃到了,可以吐掉再用清水漱漱口。

  吃瓜子最好先掰开看看水果坏一半就不能吃了

  要避免接触黄曲霉毒素,就要避免食物发霉。南方天气潮湿,更要重视食物的储存,要注意把食物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且得到适当的晾晒。此外,有些食物存放的地方如果不够卫生干净,本来就存在黄曲霉菌,那食物放进去就会受到污染。

  “花生、瓜子、玉米等最好炒熟了吃,高温下煮熟的食物吃起来比较安全。”方志峰说,像瓜子等坚果类食物,不要嗑了就吃,最好掰开来看看果仁是否有变质,如果发现发黑、缩小、虫蛀、长霉等观感不好的果仁要及时丢掉,通常这样的果仁容易出问题。

  陆光成告诉记者,受到黄曲霉菌污染的食物也会具有传染性,在一袋瓜子里,如果一颗瓜子感染了黄曲霉菌,那么整袋瓜子都有可能开始霉变。要防止食物霉变,除了在存放上要干燥通风透气之外,还要经常晒一晒此类食物。要食用果仁类食物时,除了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之外,被抛光、有异味、有工业气味的也不能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常生活中,市民有时会遇到一些水果,其本身好一半烂一半,有些市民会把坏的部分切去,把好的那一半吃掉。

  对此,方志峰认为,水果上有坏的部分,说明已经被菌类污染了,好的那一半也已经被细菌侵蚀,只是外表看不出来。就算只吃好的一半,也容易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对人体有害无益,最好不要食用。

  “如果表面能看到苹果、花生腐烂,说明已经被霉菌腐蚀得很严重了。”方志峰说,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惋惜,要及时丢掉。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一种剧毒且强致癌物质。当粮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产生此类毒素。食品中所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目前一般认为有3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曾公布一份全国液体乳产品抽检结果公告,蒙牛乳业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蒙牛于第二天连续两次发表道歉声明。此事当年曾引起轩然大波。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