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待一天相当于抽20支烟”、“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西红柿和虾不能一起吃”……你对这些信息是不是感到“似曾相识”?你或许也注意到了,这些类似的“科学谣言”还会经常现身于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等网络上。可是它们到底是怎么被编造出来的呢?今天,扬子晚报就与读者一起分享网友对此所做的系统总结《高质量的科学谣言是如何被编造出来的》。正可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了谣言出炉的过程,以后就会更容易识破谣言啦,难怪被众网友奉为“破谣利器”呢。实习生李翩翩扬子晚报记者王赟
A看看谣言是不是都“长”这样
昨日,这篇名为《高质量的科学谣言是如何被编造出来的》的文章在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而它最先来源于一位叫“知乎”的匿名网友。该网友以较为严谨的学术风格为大家详解谣言制造过程。
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在他的解析中,一条比较有技术含量的科学谣言,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文字质量要过关,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格式标准,才不至于第一眼就引起怀疑。
当然,为了使谣言广泛传播并引起恐慌,谣言的内容必须贴近日常生活,尤其是一些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比如,吃饭、睡眠等等。一般在听说自己的每日活动中存在“可能的危险”时,第一反应总会是“如何避免”,而不是“这个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所以,“微波炉会产生致癌物”、“食盐能抗癌”这类消息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引起关注,并呈现出爆炸式的传播趋势。而“北极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这种谣言,虽然出现的时期相似,辟谣的难度相似,引起的关注与前几条并不在一个数量级。
而所谓的科学谣言,经常模仿“常识”,与各类信息混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读者可以看看下列这个例子:虾和大量维生素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虾和维生素同时服用,会产生有毒物质→海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起吃,容易中毒→上周台湾一少女同时吃了海鲜和维生素之后,暴毙而亡……
对于此类食物相克的谣言,南京市第一医院中级营养师戴春表示,网络上很多关于食物相克、致癌的谣言不能轻信。戴医师说,像“西红柿和虾等海鲜不能同吃”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其中有一个剂量的问题,只有摄入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他们做过实验,如果要引起不良反应,至少要吃20公斤的海鲜。
B网帖解密“谣言”产生全过程
了解了所谓的科学谣言的虚伪模样,可能还不够,“知乎”网友还手把手为大家演示一下如何“造谣”。这里要声明一下,大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破谣,而不是真去造谣。此次选中的目标是——可乐。
第一步,需要一些来源正规的文献和研究,可从各种专业期刊库中搜索关键词:soft drink,health。直接看到结论部分。
第二步,总结信息,会发现对于软饮料对体重和钙摄入影响的研究,各种结果的文献都有。
第三步,组织文字编造谣言,使用确定的结果,即可乐损伤身体健康,瞧瞧这段“高质量”的谣言:“可乐杀精?可乐致癌?骨质疏松都是可乐惹的祸?长期以来,这些传闻都被认作是谣言。然而,在2007年《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引用的Dr.Lenny R的一项研究[1]中,证实了可乐确实会对人的身体机能造成一系列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健康。
一罐可乐中含有的糖分已经超过了联合国健康组织推荐的日最高摄入量,容易引起蛀牙、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肥胖等后果。看了这些科学报告,你还敢喝可乐吗?”
这则谣言中,采用“科学”的写作模式,将软饮料的概念转换为可乐,选择性无视对文章不利的事实,过分演绎危害,并模糊剂量,“大量饮用可乐与肥胖有关”夸张成“饮用可乐肥胖”。
C网友点赞破谣需三思而后“信”
“辟谣利器啊”、“受够了朋友圈的谣言文,看到这个简直大快人心”、“科普工作任重道远”……对于一份这样详细的报告,不少网友打算学好这门“手艺”,对谣言不能轻易相信。
此外,对于怎样识别谣言,网友们也大谈自己的辟谣绝技。网友“软件攻城师”就评论说,“粉碎一个谣言最有效的方式,不外乎从它最明显的漏洞入手。”网友“haoshu2008”称“这些谣言,95%以上经不起网络搜索,建议大家多动手。”
其实在文章的最后,该“知乎”网友还教了大家一招破谣的原则:三思而后“信”。不论是对文章的来源百度一下也好,询问身边相关专业的同学也好,在看到消息后,多加判断;哪怕是自己没有能力判断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传播危言耸听的消息,也是扼杀谣言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和根教授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在面对不知真假的信息时,个人要多方判断,可以询问有相关专业的人士,也可以关注一些官方信息,一些专门化机构或者社会化组织或者公共人物会有辟谣信息发布。“个人平时也要多增加社会经验,提高个人素养,辨别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