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辟谣网 > 专家视角 正文
"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易致癌" 这条流行多年的传言不靠谱
2014年05月06日 10:40:53

   浙江在线05月06日讯 总有些流言,在江湖飘着飘着,越传越广,越说越像真的。

  今天来解剖的,是一条流传了至少10年,从BBS、门户网站、社交网站一直流传到微博、微信的传言——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体质更有利于癌细胞的生存和转移,容易致癌。所以,提倡多吃碱性食物,可以抗癌防癌。

  记者在网上搜索“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得到了20多万条相关信息,已经无法找到信息最开始传播的源头。而酸性体质如何调节成碱性体质、酸性体质的特征、碱性保健品等等的相关衍生副产品和信息,也是全网开花,遍地都是。网上也出现过一些相反的论调。

  那么,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酸性体质容易生癌症,这样的传言真的靠谱吗?

  记者通过对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苏丹、浙江省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灵兰、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汤军、省中医院肺功能室主任陈芳的采访和求证,得出结论:不靠谱!

  网传摘录:

  所谓的“酸碱体质”理论

  记者找到了“酸碱体质”理论在网上流传最广的说法:

  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

  体液的PH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腰酸腿痛、四肢无力、头昏、耳鸣、睡眠不实、失眠、腹泻、便秘。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7~6.8,人就会死亡。人体液体什么时候处于最佳健康状态,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了人体细胞处于最佳运作状态时的体液平均酸碱度,应该是7.4,属于弱碱。

  人体的体液PH值每下降0.1个单位,胰岛细胞的活性将下降30%,容易引发糖尿病。癌细胞周围的PH值为6.85~6.95之间,偏酸性。酸性体质利于癌细胞的生存和转移。

  所以,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疑问1:

  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是谁

  整个理论有个特别硬的靠山:这是诺贝尔得奖者认可的观点。记者在采访之前,决定先了解一下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然而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雷翁”,并没有出现这个人的介绍,除了提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言论或著作。

  在1901年~2013年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名单中,并没有找到“雷翁”这个名字。有网友大胆猜测:“应该是某些虚假广告宣传里面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打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号去欺骗消费者。”

  另外也有网友提出,雷翁可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在1901年~2013年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中,依然没有雷翁。

  看来,这个消息最大的靠山已经融化,下面再来解释传说里的各种说法吧!

  疑问2:

  人体真有酸碱体质之分吗

  浙江省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灵兰,看到这则传言后,先反问记者:“人的体液到底用什么来代表?”

  胃酸的PH值在2左右,肠液的PH值在8~9之间,唾液的PH值是6.6~7.1,还有弱酸性的尿液,血液的PH值恒定在7.35~7.45,宋医生说:“这些PH值一旦发生改变,将面临死亡。”

  所以血液的PH值,不能代表“人体酸碱体质”。

  接下来,传言里的这句话“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也直接被专家否定了。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汤军说,人体的血液PH值确实恒定在7.35~7.45之间,但这部分人不是只有10%,而是所有人。如果像传言所说,人的酸碱体质是由血液PH值决定的,那么,应该推导出所有人的体质都是弱碱性。

  汤军说,事实上,即使处于亚健康,人体血液的PH值也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在血液PH值7.35~7.45的范围内,小孩子的数值会相对高一些,老人的数值会相对低一些。

  “的确有超出这个范围的,那已经是病入膏肓没救了的病人。”汤军说,她曾经抢救过一名重症病人,血液PH值到了7以下,最终不治身亡。

  疑问3:

  唾液就能测出酸碱体质吗

  网上流传的测试酸碱体质方法,是这样的:连续3天清晨空腹检测唾液,如PH平均值小于7.0,即为酸性体质。

  这个方法被宋灵兰医生斥责为荒谬:“这种方式只是检验了唾液的PH值,不能以点带面。不能因为这个数据,就定性酸碱体质,不科学。”

  而测试血液的PH值一般是要做血气分析的,检测费用是78元一次,但是一般很少会要求测试。

  省中医院肺功能室主任陈芳解释了几种要求做血气分析的情况:手术,尤其是全麻手术之前;呼吸道疾病,比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疾病、重症肺炎等;还有肾病,比如肾炎、尿毒症等。

  陈芳说:“做这项检测的人比较少,在做血气分析的100个病人中,血液的PH值在标准范围之外的不超过10个人。”超出范围的,都是因为得了重病。

  亲们,请放心,只要不是患了非常非常严重的病,血液是不会呈现酸性的。所谓酸碱体质的区别并不成立,一般而言,正常人的血液都是“偏碱”的。

  疑问4:

  酸性代谢物,会更容易生病吗

  浙江省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灵兰说,虽然酸碱体质的说法不成立,酸性体质容易生病的说法也不成立,但人体内的确有“酸”,来源非常复杂。

  一,人体自身分泌的消化液,就是胃酸,用来消化食材,并起到杀菌的作用。

  二,呼吸中有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形成碳酸,这是体内酸的主要来源。

  三,肌肉运动后形成的乳酸。

  这么多的酸性代谢物,是不是就意味着“百病丛生”了?

  宋灵兰解释身体内自有一套强大的酸碱平衡系统:

  消化系统可以迅速中和酸性食物,其中小肠是参与酸碱平衡调节的重要器官,它会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胰液对碱的再吸收,从而调节血液中碱的浓度。小肠还可以通过调节食物中碱离子比如镁、钙、钾的吸收,来维持酸碱平衡。

  排泄系统一方面通过过滤,把身体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排出体外,另一方面会再吸收一部分碱性物质,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

  呼吸系统会不断地排掉很多酸性物质。

  “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人体的体质不会因为不停地产生酸,就变成酸性的。”宋灵兰说。

  疑问5:

  血液PH值超出正常范围,会怎样

  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汤军说,没有酸碱体质,但的确存在酸中毒和碱中毒。

  酸中毒的病人,血液PH值稍低于7.35,而其中又分呼吸性和代谢性。

  “呼吸性酸中毒一般是气管和肺不好的人,氧气吸不进,二氧化碳排不出,二氧化碳遇到水就会变成碳酸,长期积聚在体内就导致酸中毒,比如呼吸衰竭的病人。”汤军举例,“代谢性酸中毒就严重了,一般是肾脏不好的人,肾衰竭、尿毒症的病人就是这类。”

  碱中毒也是很严重的。碱中毒的病人,血液PH值稍高于7.45,也分为呼吸性和代谢性。

  “呼吸性碱中毒一般是有癔病的人,过度呼吸,二氧化碳排得过多,导致体内酸少碱多,这种情况可以在呼吸时用纸袋捂住嘴,减少氧气吸入量就好了。”汤军解释,代谢性碱中毒相对来说也会比较严重,会因幽门梗阻引起剧烈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无论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实际上说明身体器官出了严重的问题,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刻接受正规的医疗照护。

  疑问6:

  食物的酸碱度

  能改变人体的酸碱性吗

  关于“酸性体质坏,碱性体质好”的传言中,衍生出了许多副产品,其中流传最多的一个就是宣称可以依靠酸碱食补改变身体的酸碱性,这可靠吗?

  宋灵兰肯定了一个说法,“食物的确有酸碱之分。酸碱食物的区分,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后,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哪个占优势。”

  她举例——

  碱性食物,是指钙、镁、钾、钠等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鲜豆类、杏仁、椰子、茶叶、海带、洋葱等。

  像柠檬、柑桔、杨桃、山楂等味道虽酸,但是本身含有的钾、钠、钙、镁等阳离子占优势,所以这些都是地地道道的碱性食物。

  酸性食物,是指氯、硫、磷等非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猪肉、牛肉、鸡肉、鸭肉、鱼类、奶酪、奶油、各种畜禽类、各种蛋及蛋制品、大米、面粉、甜食类等。

  像肉、鱼、米虽然都没有酸味,但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产生的氨基酸和脂肪酸会较多,所以都属于酸性食物。

  宋灵兰说,如果觉得她的这个说法太专业,以前科普作家方舟子也有过一个更通俗、更容易被接受的说法。

  记者找到了方舟子的说法,“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区分没有意义,因为不论是什么食物,吃到胃里都变成了‘酸性食物’。胃酸是强酸性的,含0.2%~0.4%的盐酸,PH值可低到1~2,在它的作用下,食物都成了酸性。食物从胃进入肠道,被碱性的肠液中和,又成了‘碱性食物’。”

  宋灵兰说:“这种说法,虽然将食物本身的酸碱与食糜的酸碱混为一谈,但是它的整个理念还是对的。”

  所以说,尽管食物有酸碱之分,但是对人体来说,吃进去的东西并不能改变血液的PH值。

  疑问7:

  多吃碱性食物

  对身体比较好吗

  事实上,多吃碱性食物对人体是真的有好处。

  宋灵兰用猪肉和芹菜两种食物作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代表,介绍了人体消化这两种食物的流程。

  “首先来说猪肉,主要成分就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经过消化道,猪肉进入了胃,兵分三路。”宋灵兰解释。

  第一路猪肉在胃里分解,胃里的蛋白水解酶,将蛋白质大分子物质化解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胆汁和胰液,最后进到肠道,转化为能量进入血液变成营养物质,一部分提供热量,另一部分就变成了脂肪。

  第二路猪肉里的脂肪,在胃里没有被消化,进入肠道遇到胆汁,变成了脂肪酸。

  还有一路是指猪肉里的碳水化合物,遇到唾液淀粉酶,最后变成葡萄糖,不具备酸碱性。

  “因为猪肉产生了氨基酸和脂肪酸,猪肉就属于酸性食物。”宋灵兰说,“酸性物质以氮元素为主,脂肪含量较高,所以它们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就比较大。”

  再来说说芹菜,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水、钾、钠以及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和水都是中性的,钾和钠不会被胃酸和肠液改变,仍然以碱性离子的形式直接进入到血液中。而膳食纤维在肠道内也不会溶解,而是像毛刷一样冲刷肠道壁,加上膳食纤维有反向吸水的作用,能清洁肠道,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宋灵兰说。

  但芹菜的代谢产物,它属于碱性食物,膳食纤维高,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带走肠道内的有毒物质,防止宿便中有毒物质的再次吸收,所以碱性食物带来的是积极向上的作用,有利于健康。

  “这样说来,是不是就不要吃酸性食物了呢?这是不可能的!人怎么能不吃肉,不吃大米呢?要生存,这些东西都要吃。”宋灵兰说,血液变酸可不是狂吃几海碗猪肉就能办到的事。

  在正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都可以吃,只是要注意一个“量”的问题。

  不要忘记,我们才在上一个版里分析过,人体存在着很完善的调节机制,就算吃下去的是酸性食物,也会在体内“转性”的。

  疑问8:

  多吃碱性食物

  可以提高男孩出生率吗

  “酸碱体质说”衍生出的第二个副产品,是碱性食物可以提高儿子出生比例。

  传言是这样的:“根据科学家们对食物的研究,倘若一对夫妇真的很想生一个男孩,那么为了增加生出男孩的几率,女性就应该多吃一些碱性食物,因为这类食物可以平衡人体的酸碱度,使得人体呈现碱性的状态,增加Y精子顺利与卵子受精、结合的机会。一般来说,碱性食物包括有新鲜的蔬菜、牛奶、柳丁、香蕉、海带等。”

  对此,网友们分成两派。赞成一方认为“碱性食物可以提高Y精子的成活率”,反对一方说“生男生女本身是随机的,与吃什么食物无关”。

  网上还曾有过传言:在体外实验发现带有Y的精子在碱性环境下活力会增强,运动能力和速度都有所提高,从而增加了受孕的机会。

  “这个说法我也听说过。但是现在依然没有科学根据来证实这种说法。”宋灵兰笑了笑,“从医学角度讲,不能简单的将体外实验直接推论到人体的环境下来得出同样的结论,而且酸碱食物并不能改变体液的酸碱性。”

  她说,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素食者应该容易生男孩,贫困地区也应该是男孩出生率高,城市则是女孩的高出生地区,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在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基本还是接近1:1的。

  当然,对于孕妇来说,多吃蔬菜水果肯定是好的。

  疑问9:

  碱性食物

  可以抗癌防癌吗

  “酸碱体质”的第三个衍生副产品,是“碱性食物能抗癌”。

  这个说法将选择食物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认为进食较多的碱性食品便可保持身体健康,进而远离癌症的威胁。出于人们对癌症的天然恐惧,这个推论很有市场。

  对这种说法,专家们认为还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数据。

  “肿瘤是一种慢性病,它的发生是环境与遗传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还包括身边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病毒等。目前,肿瘤病因的研究比较明确的有:日光浴与皮肤癌、过量饮酒与食管癌、吸烟与肺癌、乙肝病毒与肝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EB病毒与鼻咽癌等等。”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研究员苏丹解释。

  “这些定论都是建立在大样本群体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流行病研究的基础上。”

  他说,虽然有研究表明多摄入水果、新鲜蔬菜、高膳食纤维能减少一些类型肿瘤的发生,但根据酸碱度判断肿瘤发生的概率、“酸性体质”导致肿瘤发生,这些说法至今为止还没有科学依据。而且,绝不可能靠吃些普通食物就能预防甚至是治疗癌症。

  远离癌症,还是需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饮食。有时间的话多做做运动,早点睡觉,不要熬夜,多喝水,早餐一定要吃,夜宵最好别碰等。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杨茜 王屹峰 于伟 梁津铭 编辑: 沈正玺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